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 * * * * *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作者简介:(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 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结合注释朗读词作,掌握全词内容。 大好河山 孙权 刘裕 怀古伤今 时无英雄 朝廷腐败 壮志难酬 上阕: 下阕: 刘义隆 廉颇 用典 评古论今 前车之鉴 壮志未酬 评古论今 用典 用典 现实状况 四十三年 现实如故 神鸦社鼓 百姓麻木 用典 对比 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 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 舞榭歌台,风流 ” ,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刘裕其人: 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 作者态度及目的: “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 韩 胄急于北伐,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 的诗句。 作者用典用意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作者用事目的: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族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佛狸祠”景象: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