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推进旅游开发 建设边疆旅游胜地.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势推进旅游开发 建设边疆旅游胜地

强势推进旅游开发 建设边疆旅游胜地编者按 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的呼玛县,以“大界江、大森林、大氧吧、大冰雪”和“鄂伦春民族风情”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个中外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 呼玛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水秀美,风景如画。现任的呼玛县委、县政府领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面推进“六个一百万”工程,呼玛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呼玛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明确提出“发展呼玛旅游事业,加快呼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树立“大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进行科学谋划,快速推进,使呼玛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呼玛正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迎接八方来客。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呼玛,认识呼玛,本刊特推出《走近呼玛》栏目,本期为您首次刊登的是呼玛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开明撰写的“强势推进旅游开发,建设边疆旅游胜地”。 呼玛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东麓,南与口岸名城黑河相接,北连“神州北极”漠河,东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犹如一颗异彩纷呈的明珠,镶嵌在龙江环北旅游带上。中俄界江黑龙江,蜿蜒曲折流过呼玛371公里,流程占大兴安岭地区的近1/2,是全省对俄边境线最长的县份。全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辖6乡2镇1个办事处,54个行政村,人口6万人。现有耕地113万亩,享有“中国最北高寒生态农业之乡”的美誉。全县林地总面积1 722万亩,湿地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0%,环境指标均达到自然生态要求,许多稀有树种和植被已成为龚断性资源,素有“祖国绿色宝库”之称。呼玛县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1683年清政府在呼玛河口设立呼玛木城,作为抵御沙俄入侵的前哨堡垒。1908年成立呼玛尔金矿总局,由此开始了呼玛历时百年的采金历史。1914年设立县治,1946年呼玛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80年设置为塔河、漠河、呼玛三县。近年来,呼玛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精心谋划,抢抓机遇,全面推进“六个一百万”工程,使呼玛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发展旅游方面,更是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快速推动,使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呼玛的朝阳产业。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和独特历史、民族文化已成为呼玛魅力独具的名片。呼玛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一、提高认识,确立“大旅游”观念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呼玛独特的旅游资源。生态自然、神秘民族、迤逦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使这里成为现代人找冷、找奇、找纯、找净的理想之地,天然淳朴的原生态风光、原始新奇的异质文化,让人无限神往和流连。具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人文价值和保健价值都非常高。 大界江――作为中国第三大河的中俄界江黑龙江,流经呼玛371公里的江段,集中了其上游最长、最美、最奇、最险的景致,著名的画山、迎门砬子、冒烟山、象鼻山、七女峰、黑龙山、八十里大湾等景观,曾赢得中国作家协会考察团“可与长江三峡媲美与广西漓江争胜”的赞叹。而一江碧水两国情的感受,则是游长、漓二江所无从领略到的体验。 大森林――呼玛境内森林茂密、树种繁多,覆盖率达80%以上,是落叶松的故乡,其中金山林场樟子松母树林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莽莽林海屏障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的风沙,起到了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大湿地――县域内有名字的河流就有120余条,大小泡泽330多处,总蓄水量73亿立方米,人均10.3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倍。分布于河流和泡泽两岸的湿地,总面积约为123万公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大氧吧――良好生态使呼玛的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自然生态标准。尤其是负氧离子含量比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高出500倍,每立方厘米达到一万个以上,在森林中度过六天即可完成人体的一次血液新陈代谢,被誉为天然大氧吧。 大冰雪――呼玛地处北温带北部边缘,积雪覆盖大地长达6个月之久,美丽壮观的雪岭、雪松、雪原、雪城和妙趣横生的冰雪文化,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乐趣。 鄂伦春民族风情――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是我国仅有的几个鄂伦春民族聚居地之一。虽然上世纪50年代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使这个民族闻名遐尔,但因人口较少,地处最北边疆,作为大兴安岭本土文化的代表,其狩猎方式、生活习俗、宗教崇拜,对外界来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黄金古驿――呼玛有记载的金矿最早是俄国人发现开采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黑龙江巡抚收回,设立呼玛尔金矿总局。全盛时期有矿工八九千人,年产黄金二万余两。自1686年清政府在呼玛设卡后,至墨尔根之间的若干驿站,就成为传递边境军情和传达清政府指令的通道,同时也担负着向皇家输送黄金和珍贵皮毛特产的重要使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