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3—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级速率消除时体内药量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体内药量每个t1/2消除一半。单次给药后,经5个t1/2体内药量基本消除完毕(剩余量<5%)。若以每间隔1个t1/2重复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药物剩余量(rest dose),经5个t1/2达到96.9%,此后无论重复给药多少次,其达到的最高药物累积量(accumulation dose)逼近初始给药量的一倍(见表3-2)。 Table 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t Dose ( or Accumulation Dose) and the t1/2 for Medication a First-order Kinetics Elimination Drug. number of t1/2 after a single iv rest amount dose regular medication: every t1/2 interval give a single dose rest dose before iv accumulation dose after iv iv 100%×(1/2)0=100% 0% 100% 1 100%×(1/2)1=50% 50% 150% 2 100%×(1/2)2=25% 75% 175% 3 100%×(1/2)3=12.5% 87.5% 187.5% 4 100%×(1/2)4=6.25% 93.8% 193.8% 5 100%×(1/2)5=3.12% 96.9% 196.9% 6 100%×(1/2)6=1.56% 98.4% 198.4% ∞ 100%×(1/2)∞≈0% 100% 200% t1/2的意义 ①t1/2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与消除药物的快慢程度; ②t1/2与药物转运和转化关系为: 一次用药后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经消除仅剩下给药量的3.12%。同理,每间隔一个t1/2用药一次,则给药5个t1/2后体内药物累积量可达到稳态浓度水平的96.9% ; ③按t1/2的长短常将药物分为5类:超短效为t1/2≤1 h,短效为1~4 h,中效为4~8 h,长效为8~24h,超长效为24 h; ④肝肾功能不良者,如影响到药物消除速率常数Ke值变小,药物的t1/2将相应延长,此时应依据患者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间隔。 零级速率消除时的半衰期 根据零级速率公式(2): 积分得: 当Ct=C0/2时,t1/2= (12) 因此按零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不是固定值,可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五、连续多次给药 (Constant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目的:多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达有效范围 恒速恒量多次给药,约经 5个半衰期后,给药量与消除量达平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或称坪值(Plateau),达到Css时间与剂量无关。 峰浓度(Cssmax) 谷浓度(Cssmin) 首次剂量加倍可迅速达到Css 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则缩短给药间隔,血药浓度波动减小,延长间隔,波动加大,但不影响达坪值的时间及坪值的高低。 * * * * * * * Liver Gut Feces excretion Portal vein 胆汁排泄 (Biliary excretion) 和 肝肠循环 (Enterohepatic recycling) Bile duct 第二节 速率过程 (药动学的基本规律) 描述药物在体内的不同组织、器官和体液的药物浓度随用药时间变化而改变,这种动态的药物转运和转化过程称动力学过程(kinetic process)或速率过程(rate process)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Time course of drug concentration 给药后随着时间的改变血药浓度随之不断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logarithm concentration,lg C )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称为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也称时量曲线 图3-6 血管外单次用药后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给药后,药物的体内过程即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共同起作用形成药物的血药浓度变化曲线。 吸收分布相 代谢排泄相 峰浓度 潜伏期(latent period)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与药物吸收的总量成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