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病的诊断和治疗-20111031缩减版—培训课件.ppt

立克次体病的诊断和治疗-20111031缩减版—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不适,发热、肌痛、头痛。少数病人有关节痛及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呼吸道症状(咳嗽、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形体病皮疹少见 实验室检测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肝酶升高等 60-70%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严重病例可发生多器官受累,如急性肾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严重低血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衰竭、心肌受损。 继发细菌或霉菌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及念珠菌感染。 临床表现 HGA实验室诊断 1)血清学IFA检测特异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2-3周) 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加 2)PCR技术:16SrRNA基因检测 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扩增 msp2(P44)基因扩增 3)末梢血白细胞包涵体检查 4)使用埃立克体或无形体特异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5)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HGA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任何阳性指标之一 典型临床表现及病史 1)蜱接触或叮咬史,但非必须。 2) 一般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疲劳、肌痛、食欲不振、部分患者 腹痛、腹泻、咽痛。 3) 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异淋巴细胞增多。末梢血可见包涵体。肝酶(谷草转氨酶)轻中度增高(2-4倍)。 实验室检查 1)血清特异抗体4倍升高 2)PCR检测核酸阳性 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4)单份血清抗体阳性以及末梢血检测到包涵体 5)分离到病原体 原则: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对疑似病例可进行经验性治疗。慎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病原治疗: 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成人患者推荐剂量是100mg,每天2次;儿童每日4mg/kg(危急生命时使用),分2次口服。一般病例口服即可,疗程不少于7天。 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亦可应用 对症支持治疗 HGA临床治疗 预防 减少接触感染蜱是降低患病风险的主要措施。 应尽量避免暴露于蜱栖息地,包括草地和树林等。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可穿着紧口、明亮色、光滑的衣服。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抹躯避剂如DEET(n,n-二乙基-甲苯酰胺)等来驱除蜱。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上有无蜱附着。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将蜱轻轻取走。因蜱身上或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捻碎处理。 * 三次流行高峰后,斑疹伤寒发病率开始下降,1983-1985年的发病率依次为1.40/105 1.28/105和0.92/105, 病死率分别为0.23%、0.08%、0.03%。1985年的病例数不超过1万,病死率也为建国以来最少的。1996年其发病率降至最低点(0.2482/105)。1997年开始回升,2000年上升到最高点,全国总的发病率为0.4906/105。以后开始下降,一直到2003年发病率降至为0.3042/105。2001年是我国近10年斑疹伤寒病死率最高的一年,病死率为0.180%。 *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已上载于中国疾控中心的主页供各地下载; * Pan Bio,Inc.(Baltimore,Md.), .au Focus Technologies(Cypress, Calif.) Bio-Mérieux(Marcy l’Etoile, France),.tw 结果解释:FOCUS产品IFA检测结果解释按说明书进行。如果同时检测双份血清,抗体4倍升高,则报告实验结果强烈支持某种埃立克体或无形体感染。如果急性期抗体升高,而恢复期没有升高或轻微升高,则应提示医生过些时间(2-3周)后采集第3份血进行检测。 成虫 卵 幼虫 (寄生性) 鼠 蛹 稚虫 成虫 (地上杂草) 卵 幼虫 (寄生性) 鼠 蛹 稚 虫 第一代 第二代 (遗传、传染) 恙螨生活史 叮咬 我国恙虫病流行情况 发病机制 人 体 立克次体血症 重要脏器炎症 溃 疡 焦 痂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心肌炎、 肾损害、 脑膜脑炎、肺炎、出血 全身毒血症状 充血、皮疹 局部 立克次体 恙螨 焦痂脱落 入血 全身小血管炎 血管周围炎 鼠类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病程第1周: 发热 39.5-40.5 ℃,伴剧烈头痛、表情淡漠,全身中毒症状。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原发病灶处无痛性小丘疹 、水疱、中心坏死、出血、 溃疡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