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课件.ppt

针灸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留针与出针 留针: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留针10-20min。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病证可留针数小时。 出针:一般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做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检查针数,以防漏针。 * * * *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 * * 晕针 滞针 断针 弯针 血肿 * * 针刺注意事项 1.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身体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 2.孕妇不宜针刺小腹部、腰骶部穴位,以及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穴位,行经期若非调经,也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以免事故的发生。 * * * * 灸 法 《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名医别录》“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农历3、4月,嫩苗叶摘之阴干,用石锤捣碎去杂质(粗枝),密封保存(以免挥发成分) * * * * 灸法:借灸救火之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输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作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 * * * * * * 常用灸法 艾炷灸 温灸器灸 艾灸 其他 灸法 艾卷灸 温针灸 直接灸 间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 温和灸 雀啄灸 艾条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灯草灸 白芥子灸 * * 施灸禁忌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均不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 * * * 灸后处理 1.水泡处理; 2.化脓灸的护理; 3.注意防火。 * * * * 推拿手法 推拿(massage):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 * 手法分类 手法补泻 力度 速度 方向 治疗部位腧穴 复式手法 (…) 单式手法 (上百种) 点法,按法,拿法,揉法,推法,拨法等, 点按法,点揉法,拿捏法,弹拨法等, * * 点 法 是指用指腹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 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有拇指点法、屈指点法等。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 * * 按 法 是指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 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 * * 拿 法 是指以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指腹着力,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提拿的手法。 主要用于颈项部、肩背部及四肢部。 * * 揉 法 掌揉法:以大小鱼际或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压力轻柔,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50次。 指揉法:以拇指或中指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按在穴位上,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环转活动。 适用于胸腰部、胸肋部、头面部,腰背部及四肢部,尤其多用于全身穴位。 * * 推 法 是指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功效。又常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 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 * * 拨 法 是指术者用手指按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做与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其状如弹拨琴弦,称为拨法,又名拨络法、弹拨法、指拨法等。 主要适用于颈、肩、背、腰、臀、四肢部肌肉、肌腱、筋膜等部位。 * * 总之,推拿手法种类繁多,门派各异,临床操作看似简单,掌握较难,需多加练习。同时,亲身体会每种手法的舒适度,才能逐渐掌握手法的操作技巧,做出正确的推拿手法。 * * 对于皮肤破损者,出血性倾向者,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者,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骨折、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较重或骨质疏松者,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穴等部位,醉酒者及精神病患者等与医生不合作者慎用或禁用推拿手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