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 徐州云龙山(兴化寺、放鹤亭、云龙山观景台) 云龙山简介:? ?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易于登览。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现又将一些古迹整修一新,重建了卧牛泉,扩大了招鹤亭平台,更为云龙山增添了新姿,成为中外客人来徐州必游之地。 兴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经数朝代,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济公殿、钟楼、藏经楼等,其中较出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二尺。这就是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富有盛名的云龙山石佛。 放鹤亭:放鹤亭为宋神宗(赵项)元丰年间(公元1073年)春张天骥所建。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又称张山。他在山上建一亭(现已修建),并养两只仙鹤,隐居山上。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期间,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和张天骥交成好友。于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写了一篇《放鹤亭记》,现立碑文于放鹤亭南侧,这篇文章脍炙人口,并被选入《古文观止》,徐州的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文而闻名于全国。 观景台:看徐州市区全景。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座落在城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原址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 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陈列楼内还有展厅、学术报告厅、内外宾接待室、旅游纪念品中心等;乾隆行宫及碑园陈列汉至唐代墓志、石幢和唐宋时期书法名家的法贴刻石近百方,是一处典雅秀美的文物园林;土山汉墓曾出土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等珍贵文物,为东汉时期分封在徐州的某代彭城王夫妇的陵墓,也是徐州市区发现的唯一东汉诸侯王墓;旅游纪念品中心经营高档礼品、碑贴字画、史志邮品、艺术书籍、民俗工艺等,并开展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业务。 徐州云龙湖 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云龙风景区主要景区, 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停大山头和珠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开发的小南湖景区(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以湖中路为界,东湖周长约8.1公里,西湖长约7公里,全湖周长约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 概况 徐州古称彭城,向以众多的汉朝文化瑰宝闻名中外,其南郊园林却以山水风韵秀甲淮海。云龙山、云龙湖、彭园、徐州动物园、淮海烈士陵园及泉山森林公园,莽莽苍苍,连成一片,气势磅薄,蔚成大观,风光秀美的云龙湖风景名胜区则是其中闪闪发光的一颗璀璨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为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锐意开发云龙湖风景区,辟馆建塔,筑岛修路,植木艺卉,精心装 ? 点,遂使云龙湖剖石见玉,光彩照人,成为一处综合观光的旅游风景区,一条玉带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成东西两湖,石桥鉴通,垂柳两岸,草坪似毯;环湖路依山顺堤,宽阔平坦,环绕一湖碧水。 市区中山路南端,即为云龙湖风景区大门。三面青山,叠翠连绵,一湖波光,尽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旷神怡。沿湖而行,绿草如菌,三春桃红柳绿,仲夏荷花比艳,深秋枫叶如火,严冬青松傲雪,东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时风光鲜明,各自异彩纷呈。 云龙湖景点玉缀珠联,风物如画。以功能论,东湖游览区以水上活动和参观游览为主,西湖游览区以疗养度假为主,湖南则主要以娱乐及宾馆为主,以水相划又有水中 景与水边景为分,一十八景,景景相望,各有千秋。 湖名来历 一曰:簸箕洼。云龙湖的《圆梦园记》碑载:“云龙湖原为一环山负郭之洼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洼。”簸箕,乃三面有帮一面缺口,百姓簸麦簸米去糠瘪之粒的家庭用具。云龙湖东有云龙山,南有大山头、拉犁山,西有韩山,惟北缺一口,其形如簸箕。故依其形而名“簸箕洼”。据说“簸箕洼”之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二曰:石沟湖。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时从宾佐僚吏游览云龙山、云龙湖。站在山上或湖边,放眼眺望,一片洼地,犹如一条大沟,其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苏轼《答王定民》诗中曰:“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石沟就是指云龙湖。故以形而名“石沟湖”。后讹传为“石狗湖”。“石沟湖”之名

文档评论(0)

hgcm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