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止血包扎-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伤止血包扎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创伤急救的原则 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 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又有创口时。 先重伤后轻伤-- 既有垂危者又有较轻的伤员时。 先救治后运送-- 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 急救呼救并重-- 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安全到达目的地、减少痛苦 ,减少死亡。 止血 概述 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轻度休克)。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重度休克)。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失血症状 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患者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神志不清。 目的及原则 目的 维持生命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 固定骨折 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快速转运 治疗原则 加快血小板凝聚到伤口的边缘,并互相缠结,使血液加快凝固,在伤口处,产生纤维蛋白。 分 类 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分 类 二、根据出血颜色、量判断不同的分类: 1、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 2、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流出,色暗红。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 方 法 一、指压止血法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三、填塞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五、局部药物或生物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目的。 全身血管分布图 指压止血法 1、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耳屏前方的搏动点(颞浅动脉),将颞浅动脉压向颞骨。 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搏动点(面动脉),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 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颈部中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搏动点,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锁骨中部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搏动点(肱动脉),将肱动脉向外压向肱骨。 6、手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尺、桡动脉。 7、下肢出血:用两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带中点稍下方的强搏动点,将股动脉压向股骨。 ▲如为四肢出血,应抬高患肢;指压止血时应将动脉压向骨骼。 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的毛巾、布料覆盖在伤口上,再以绷带、三角巾或布带以适当压力包扎。 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上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3、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心端(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4、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5、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5~6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