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十)戊戌变法.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十)戊戌变法剖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 戊戌变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有人曾对120年前发生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战争是(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 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 D.顽固派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动 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梁启超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培养实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以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说明(  )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大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  )创办新式学堂  ②改革中央机构  ③建立新式军队  ④实行民主政治百日维(  )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有一节“没有出场的角色”他指出:“在演出维新到政变的这一出历史剧的时候还有一个没有出场的角色他虽然还没有出场但已经使一切登场人物感觉到他就在舞台的帷幕后面……他发出来的使一切大地主、大买办、大官僚和他们的皇太后、皇帝、帝国主义听了发抖的声音已经迫在眼前了。”没有出(  )广大人民群众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资产阶级激进派 D.无产阶级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出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有 (  )逐渐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戊戌变法运动的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 D.可以走印度革命之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