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e-切口感染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伤风 诊断 外伤病史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无阵发性痉挛,伴头痛、喷射性呕吐和阳性脑脊液检查。 狂犬病:动物咬伤史,咽肌痉挛为主,“恐水”。 破伤风 预 防 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彻底清创: 1、彻底清创,敞开引流。 2、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自动免疫: 类毒素注射:0.5ml/次,共3次,间隔4至8小时第2次,半年至一年后第3次。免疫力维持10年。5年追加1次。 被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血清(TAT):1500-3000iu,IH。有效期10天,1周追加。 破伤风 治 疗 清除毒素来源: 1、清创。2、杀灭活菌:青霉素、甲硝唑。 中和游离毒素: TAT 5至10万单位。 控制和解除痉挛: 1、安定:1mg/kg.d-5mg/kg.d。抽搐消失,浅睡眠,浅反射消失。2、巴比妥钠:0.1-0.2g,im.。10%水合氯醛:10-15ml,po.。3、氯丙嗪,2.5%硫喷妥钠。4、肌松剂。 防治并发症: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翻身拍背(呼吸道并发症);防止骨折,褥疮,交叉感染,营养支持等。 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 “梭状芽孢杆菌性肌炎”或“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 由于肢体遭受严重碾压或穿通伤造成深层肌肉广泛挫裂伤、组织大量坏死,数小时或数日之后发生梭状芽孢杆菌急性感染所致。 气性坏疽 病原菌 梭状芽孢杆菌(魏氏杆菌、恶性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厌氧,革兰染色阳性。 酶:卵磷脂酶、胶原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毒素:α毒素(外毒素,卵磷脂酶,溶血) 发病机制 缺氧环境:低容量休克、灌注不良、深部组织坏死等,多为混合感染。 气性坏疽 临 床 表 现 全身表现:极度衰弱,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脉速,高热400C,呼吸急促,贫血。 局部表现:剧痛,患肢沉重,胀裂感,大量浆液性、棕色渗液经伤口渗出。切开伤口后见筋膜张力高,肌肉膨出呈砖红色,无收缩力,不出血。 实验室检查:WBC12-15x109/L,渗液培养可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气性坏疽 诊断 严重外伤病史。 临床表现:局部持续剧烈胀痛,伴感染中毒症状。捻发音。 实验室检查:培养结果阳性。 X-ray:肌群间气体影。 鉴别诊断 梭状芽孢杆菌性蜂窝织炎 厌氧链球菌性蜂窝织炎 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 气性坏疽 预 防 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彻底清创: 1、彻底清创,敞开引流,延期缝合。 2、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 3、筋膜切开减张。 气性坏疽 治 疗 1、及时清创,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 2、截肢。 抗菌治疗:青霉素,1000万单位;甲硝唑等。 辅助疗法: 1、高压氧疗法 2、全身支持疗法 3、隔离消毒 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Antibiotics) 在感染性的伤口中,这是个关键问题。抗生素的应用要以伤口的清洁度来施用,严格无菌手术,而伤口无污染的,不必要使用抗生素。合并有感染的肿瘤,手术后,病人年龄大,或体质弱的除支持治疗外,还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7~10天。 抗生素的应用 清洁伤口 通常情况下,清洁伤口不要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性手术除外,其中假体置换、血管手术、心脏手术如心肺旁路手术,时间长,有发生术后感染的可能性,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乳房手术,或疝修补术的常规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仍有争议,而且不主张用抗生素,除非是手术严重污染 抗生素的应用 清洁污染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最好用抗生素预防。结、直肠手术前头一天应给予口服抗生素。许多外科手术加用头孢甲氧霉素(甲氧噻吩头孢菌素)或给予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有作用的非肠胃外用药。阑尾切除术应用头孢甲氧霉素进行处理。 抗生素的应用 污染性伤口(Dirty?wounds) 如腹部外伤,术前应接受抗生素治疗。实际治疗中,不但在术前用抗生素治疗。而且在手术后的恢复期中常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诱导麻醉中给予抗生素,手术期间定时定量给予抗生素 预防/监测 预防/监测(Prevention/surveillance) 严密监视并报告伤口感染率是降低伤口感染率最好的方法。在文献报道中,对伤口的研究分析发现,清洁伤口感染率从2.6%可减少到0.6%,后经大量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Condon?et?al对5年内的病人进行研究指出,清洁伤口感染率由3.5%下降到1%,Olson及Lee对10年之内的每半年中总伤口感染率从1.8%到2.8%,明显小于4.2%。 预防/监测 方法: 术后1周内严密监视伤口变化; 直接检查伤口或根据病人体征询问了解术后伤口反应; 应观察了解伤口流出物的性质; 门诊病人要考虑到伤口是否合并感染,严防术后伤口感染的重要性与住院病人相同;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