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分析岗位危险源的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应急措施.ppt

煤焦分析岗位危险源的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应急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焦分析岗位危险源的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应急措施

煤焦分析岗位危险源的辨识 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应急措施 主讲:李敏英 危险源的辨识 1、工业分析岗位 (1)全水分 烫伤 煤中全水分烘箱温度:105~110℃; 焦炭全水分烘箱温度: 170~180℃。 触电 ~220V 50Hz 危险源的辨识 (2)灰分 烫伤 马弗炉温度:815±10℃。 触电 ~220V 50Hz ~380V 50Hz 危险源的辨识 (3)挥发分 烫伤 马弗炉温度:900±10℃。 触电 ~220V 50Hz ~380V 50Hz 危险源的辨识 (4)硫分 烫伤 高温炉温度:1150±5℃。 燃烧舟(瓷舟):1150℃。 触电 ~220V 50Hz ~380V 50Hz 危险源的辨识 化学试剂灼伤、中毒: 碘化钾: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微有吸湿性,久置析出游离碘而变成黄色,并能形成微量碘酸盐。光及潮湿能加速分解。1g溶于0.7ml水、0.5ml沸水、22ml乙醇、8ml沸乙醇、51ml无水乙醇、8ml甲醇、7.5ml丙酮、2ml甘油、约2.5ml乙二醇。 危险源的辨识 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能溶解碘。其水溶液也会氧化而渐变黄色,可加少量碱防止。相对密度3.12。熔点680℃。沸点1330℃。近似致死量(大鼠,静脉)285mg/kg。广泛用于容量分析碘量法中配制滴定液。 危险源的辨识 溴化钾:要避免摄入或吸入,避免眼睛、皮肤与之接触。如摄入,会发生头晕眩、恶心,要立即请医生治疗;如吸入,则会出现呕吐,应立即将病人移到新鲜空气处并请医生诊治;如溅入眼中,立刻要用大量新鲜水冲洗20min;皮肤接触了溴化钾也要用大量水冲洗。 危险源的辨识 化学式KBr,相对分子质量:119.00。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有强烈咸味,见光色变黄。稍有吸湿性。1g溶于1.5ml水,水溶液呈中性。相对密度2.75。熔点730℃。沸点1435℃。有刺激性。主要用于光谱分析,点滴分析测定铜及银,极谱分析铟、镉和砷。显影剂。 危险源的辨识 冰乙酸: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危险源的辨识 毒性:属低毒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危险源的辨识 冰乙酸(纯净物),即无水乙酸,有机化合物。其在低温时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凝固时体积膨胀可能导致容器破裂。闪点39℃,爆炸极限4.0%~16.0%,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不超过 25mg/m3。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 危险源的辨识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危险源的辨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危险源的辨识 三氧化钨:健康危害:低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熔炼钨钢工人出现全身无力、发热,麻疹样皮疹、蛋白尿,可能与熔炼时吸入三氧化钨有关。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碱液,微溶于酸。用于制高熔点合金和硬质合金,制钨丝和防火材料等。可由钨矿与纯碱共熔后加酸而得。 危险源的辨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源的辨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源的辨识 氢氧化钠: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Na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