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和医患沟通和临床思维.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误用求同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将某种假象特别是多次出现的假象误认为是某些现象的原因; 另一种是对多因一果的现象只注意到其中一种原因而贸然得出结论说是唯一原因。 * 【案例】 1960年,英国某农场的十万只火鸡和小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死了。 用这些花生喂羊和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得结果。1963年,有人又用发霉得花生喂大白鼠、鱼、雪貂等,也得到了同样得结果。 于是,人们由此推断,吃了发霉得花生是使这些动物致癌的原因。 点评:此案运用了求同法。 * 【案例】 1960年,英国某农场的十万只火鸡和小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死了。 用这些花生喂羊和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得结果。1963年,有人又用发霉得花生喂大白鼠、鱼、雪貂等,也得到了同样得结果。 于是,人们由此推断,吃了发霉得花生是使这些动物致癌的原因。 点评:此案运用了求同法。 * 【案例】 2002年9月的一个上午,南京汤山某医院接连接诊了好几位有中毒症状的患者。接诊医生询问了就诊患者后发现,就诊者都在是在同一个早餐点买的早点。 院方当机立断:这是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并及时向警方报案,为案情的及时侦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点评:此案运用了求同法。 * ? 情景教学: 100多年前,一艘远洋帆船在旅途中遇到了风暴,船上的水果和蔬菜早已吃完了,水手们患上了严重的坏血病,但是…… * (2)求异法 如果某种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在这两个场合只有某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这种现象的原因。求异法的临床应用及公式:如果两组人群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而两组人群在某种因素上也有差别,那么,这种因素就有可能是病因。 ? 例 情况 结果 1 ABC e 2 BC - ────────────────── 结论:因素A有可能是结果e的原因 在临床医生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中,无论是病因的推断、病机的揣测、病变程度、范围、部位等的诊断,诊断假说的提出等,都离不开求异法的运用。 求异法的结论比求同法的结论可靠。因为求同法只考察被研究对象出现的场合,而求异法却把被研究对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结合起来考察。有某种情况就有某种现象,没有某种情况就没有某种现象,这一点恰好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特征。因此,结论相对可靠。 * 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弄清楚两个场合的不同情况是否只有一个。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未被发现,那么,这个不同情况可能就是被研究对象的真正原因。 第二:要弄清楚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研究对象的部分原因还是整个原因。否则,同样会以偏概全,得出不符合实际或者是不确切结论。 * (3)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被研究的现象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存在,而在被研究的现象不存在的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共同的条件存在,那么这个条件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 求同求异共用法的临床应用及公式:这种方法一般由两组事例构成,其中一组是由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组成,称为正事例组;另一组是由被研究对象不出现的场合组成,称为反事例组。如果正事例组各场合中只有唯一一种共同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反事例组各场合中均不存在,那么,这一种情况就有可能是所研究现象的原因。其公式如下: 例 情况 结果 1 ABCD e 2 AEFG e 正事例组 3 AHIJ e · · 1 BCD - 2 EFG - 反事例组 3 HIJ - ────────────────────── 结论:因素A有可能是结果e的原因 * 在实际运用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