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第六讲).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 逆向思维训练 待 续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转换 第9个人如果看见8顶蓝帽子,他就知道自己戴黄帽子。而他不知道,说明他至少看到一顶黄帽子。 第8个人如果看见7顶蓝帽子,他就知道自己戴黄帽子。而他不知道,说明他至少看到一顶黄帽子。 同理可推,第2个人至少看到一顶黄帽子。故第1个人戴着黄帽子。 [逆向思维训练2] 漏油的圆珠笔 1938年,匈牙利人拉德依斯拉奥·J·拜罗发明了圆珠笔。由于有漏油的毛病,这种笔风行了几年,便被废弃了。1945年,美国人米鲁多思·雷诺兹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也因漏油的毛病而未获得广泛应用。为了解决圆珠笔的漏油问题,许多人都从分析圆珠笔漏油的原因入手,寻找解决办法。漏油的原因很简单,笔珠由于写了2万多字后磨损而蹦出,油墨也就随之流出。因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笔珠的耐磨性能。 五、条件逆向思维 正当人们对圆珠笔漏油的问题一筹奠展的时候,日本的发明家中田藤山郎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想,既然增加笔珠的耐磨性不能实现,那么干脆放弃增加笔珠的耐磨性,不就能解决漏油的问题了吗。你知道他简单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吗? [逆向思维训练2] 漏油的圆珠笔 五、条件逆向思维 于是,许多国家的圆珠笔商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研究,甚至使用耐磨性能极好的不锈钢和宝石来做笔珠。耐磨性能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笔芯头部内侧与笔珠接触的部分被磨损,又产生了漏油的问题。 逆向转换 圆珠笔漏油的直接原因是笔珠磨损。 笔珠磨损的原因是写了2万多字后,长期摩擦造成损耗。 依存条件:写2万多字→笔珠磨损→漏油。 条件逆向:不漏油→笔珠不磨损→不写2万多字。 五、条件逆向思维 控制油管中笔油的装入量,只够写15000-18000个字。 [逆向思维训练3] 生与死 从前,有一个国王,手下有一好一坏两个大臣。坏大臣为了独自掌权,总想把好大臣害死。有一天他在国王面前讲了好大臣很多坏话。国王偏听偏信,决定用抓阉的办法处理好大臣。命令好大臣从盒子里抓一个阉,而盒里两个阉,一个写“生”,一个写“死”,抓到“生”就活,抓到“死”就死。当天夜里,坏大臣逼迫做阉的人把两个阉都写成“死”字。坏大臣走后,做阉的人偷偷地告诉好大臣这一情况,请好大臣自己想办法。好大臣如何才能免于处死呢?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转换 这一问题中存在多个依存关系:好大臣的生死与阄的关系、阄与做阄人的关系、两个阄的内容的关系。 两个阄的内容都被迫做成了“死”阄,似乎三个依存关系都无法逆向了。真的是这样吗? 条件逆向:正是利用两个阄内容的依存关系,进行逆向转换,即好大臣抓出阄后,立即吞下阄,再查看另一个阄的内容。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训练4] 木料变形 一个人有一些木料。星期一,这些木料的形状是立方体;星期二,这个人把木料弄成了圆柱体;星期三,他又把木料弄成了锥形体。虽然木料的形状变来变去,但他并没有对木料进行切割或雕琢。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转换 木料的形状依存于其本身,而木料本身没有被切割或雕琢。 条件逆向:木料本身依存于形状。物质形状又依存于什么呢? 固体形状依存于颗粒排列,液体和气体形状依存于容器。 [逆向思维训练5] 停业的酒店 保罗、劳伦斯和辛格三位老板,共同经营一家酒店,后来因故停业了。此时,资金、利润及器皿类等,均可等分为3份。只剩21瓶酒,其中7瓶未开封,7瓶只剩一半酒,另7瓶是空瓶子。三人想把瓶子数和酒的等分为3 。若每人不得取4瓶以上相同的酒瓶,如何分配?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转换 从题设来看,要均分瓶子,酒依存于瓶子。 条件逆向:瓶子依存酒,均分酒。10.5瓶酒,三等分为3.5。 保罗:3+1+3 ;劳伦斯:2+3+2;辛格:2+3+2 。 [逆向思维训练6] 作案时间 案发现场发现一堆支离破碎的手表残物,手表的长针和短针正指着某个刻度,而长针恰好比短针的位置超前一格。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更多的线索。可有人却从中推出了凶犯作案的时间,应该是几点几分呢? 五、条件逆向思维 逆向转换 短针的一个刻度间隔,相当于长针12分钟。长针可能在0分、12分、24分、36分、48分。 条件逆向:短针依存于长针来推理。 * 主讲人: 尤 飞 2014年2月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反其道而思之”,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创立新思想、新形象。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逆向思维的魅力——对于某些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或许问题简单化,轻而易举,甚至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 比如,石狮游泳的故事。 美国物理学家瑞利采用逆向思维法取得了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