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毕业设计规划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火灾”,是指在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 .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1.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以用室内烟气的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来描述,如图1.1。 1.3 高层智能建筑防火要求 1.3.1 高层智能建筑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城市用地的匮乏和交通设施的紧张,促使城市由平面扩张为主,而迅转向立体空间发展。以功能分区为主趋向功能综合,导致高层的综合性建筑群体不断涌现,构成现代城市的独特风貌。我国规定,高度超过24m的建筑陈伟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而自1984年智能建筑理念提出至今,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例如,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IBI)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关联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而目前的建筑多是将智能建筑与高层建筑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这样可以同时发挥两者容量大、综合性及舒适性等优点。本设计中的黑龙江省检察院综合楼就属于高层中的智能建筑,所以在设计消防系统时应考虑到智能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双重性及特殊性。 1.3.2 智能建筑火灾特点 智能建筑火灾由其自身特点决定,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六个方面: (1)建筑结构跨度大、特性复杂 智能建筑由于采用大跨度框架结构和灵活的环境布置,使建筑开间和隔墙布置复杂,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在起火前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风压大,起火后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烟气运动的火风压大,因而火灾时烟气蔓延、扩散迅速。同时,高层智能建筑室外风速、风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增大,当建筑物高度为90m时,其顶层的风速高达15m/s;室外风速增大,则火灾烟气蔓延速度急剧加快。 (2)建筑环境要求高、内部装饰材料多 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和实现智能建筑的环境舒适性要求,满足在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要,智能建筑中的贴墙面层、顶棚吊顶、地毯、灵活和空花割断、窗帘、家具等均大量采用易燃或可燃材料,且有不少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尽管一些可能经过了阻燃处理,但遇火后这些易燃、可燃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将分解出大量的CO、CO2及少量的HCN、H2S、HCl、NH3、HF、SO2等有害的烟气和毒气,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3)电气设备多、监控要求高 在智能建筑中,大量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话、自动电梯和扶梯、电炉、空调设备、驱动电机、自备发电机组等,还有通讯、广播电视、大型电子计算机等电气设备,电气设备配电线路和信息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密如蛛网,若有一处出现火花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碰线断路而发生电气火灾,火灾会沿着线路迅速蔓延。 (4)人员多且集中 一般智能建筑容纳有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人的慌乱心里加上建筑通道复杂及楼层多等,使人员疏散难度大,难以安全疏散逃离。 (5)建筑功能复杂多样 智能建筑多数是多用途的综合性大楼,往往设有办公室、写字间、会议厅、商业贸易厅、饭店、旅馆、公寓、住宅、餐厅、歌舞厅、娱乐场、室内运动场等,以及建筑自身必要的厨房、锅炉房、变配电室、物资保管室、汽车库、各种库房、不同功能用房,从而造成安全疏散通道曲折隐蔽。 (6)管道竖井多 智能建筑内部必然设置有电梯及楼梯井、上下水管道井、电线电缆井、垃圾井等,这些竖井若未加垂直和水平方向割断措施,一旦烟火窜入,则会产生“烟囱效应”,将使火灾迅速蔓延到上层楼房。[2] 1.3.3 智能建筑的火灾危险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