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的崛起和发展逻辑.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华永道,投后管理,崛起,发展,逻辑

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航 —投后管理的崛起 和发展逻辑 普华永道 金融业管理咨询 2017年5月 从中国第一家基金公司诞生到现在的这20多年间,行业生态已从 导言 以政府出资的投资基金和外资投资机构为主,转变为所有制多样、 出资模式丰富、投资模式创新和投资标的多样的资产管理行业。 然而这其中最日新月异的就是投资管理模式了。随着管理资产规 模 (AUM) 的迅速增长,投资机构已经逐渐摒弃了依靠个人资源单 打独斗的方式,转而进化为依靠制度和完善的运营机制来管理资 金的模式。而投后管理一定是其中变化最大的部分,它已经从被 忽视的幕后走到了台前,甚至作为投资绩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被 大部分投资机构所重视。 本文希望通过对投后管理模式的分析和案例的介绍,梳理出目前 被广泛采用的管理方式,并通过普华永道的经验,阐述其中的关 键点,与读者共同探讨:在新经济的背景下,投资机构应该如何 利用好投后管理这一重要的 “武器”。 2 普华永道 近年国内投资市场活跃度趋热,市场热点频现,其中股权投资增 国内投资市场活跃 速明显。 度不断攀升,股权 • 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转型,积极参与股权投资。2015年5月,险资 投资增速明显,加 被允许以GP身份参与PE 。2016年4月,银行设立投资功能子公 速大资管时代进程 司进行 “投贷联动”试点落地。 • PE/VC海外投资潮渐起。基于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 国家鼓励境外投资,中国PE/VC 出海投资自2014年开始呈现井 股权基金募资规模 喷态势,海外并购投资规模连创新高。 募集金额 新募基金 • 基金募集规模创历史记录。2016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基金 1.3万亿 数 募集情况可谓盛况空前,通过2438支基金募得近1.3万亿元人民 元 2438支 币,投资金额达到7448亿元。 股权投资领域高歌猛进,但行业仍面临不少挑战。 6 7 8 9 0 1 2 3 4 5 6 • 投后管理意识淡薄。业内目前 “重投前轻投后”现象较为普遍,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机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和交易中,而未对 募集金额 新募基金数 投后管理及增值服务引起足够重视。 • 投后管理机制欠缺。快速增长的AUM使投资机构无法及时调整 股权投资规模 自己的投后管理模式,多数新晋明星基金都不同程度的遭遇了 投资金额 投资案例数 投后管理跟不上AUM发展速度的窘境。 7448亿元 9124笔 • 海外并购后价值发现欠缺。在机构逐渐聚焦海外资本市场时, 却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