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讲(网络与心理健康)讲解.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讲(网络与心理健康)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讲(网络与心理健康)讲解

;(一)互联网的发展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998年为210万,1999年为890万,到2001年12月31日止用户数已经达到3370万人(其中36.2%为18~24岁的青年人)。;;;;;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信,百度HI) 社交(facebook,微博,空间,博客,论坛) 网上贸易(网购,售票,工农贸易)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 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等) ;10大积极变化: 1. 信息 2. 创业 3. 中立性 4. 电子商务 5. 组织 6. 文化 7. 历史 8. 游戏 9. 幽默 10. 视频;(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将近35%。 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上网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与反思:网络给我带来什么? 1.每周平均上网时间: 2.上网一般做什么: A.查资料;b.看新闻或其他信息;c.与朋友聊天;d.收集信息;e.网络游戏;f.看网上电影;g.其他 3.每周平均花费多少钱: 4.上网后(从网吧出来)心情一般是: A.沮丧;b.空虚;c.快乐;d.充实;;玩农场,玩牧场,偷菜咯,上Q、微信 牧场、农场、看看动漫,美剧,电影吧。听听歌也不错! 看电影 、上Q、人人网、看新闻、听音乐 娱乐、色情、聊天、BBS、游戏;聊天者占34%, 玩游戏者占28% 查资料者占30% 其他占8% 如此看来 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 ;;1、关注社会与求知欲望的进取心理 2、自由平等参与和自我实现的尝试心理 3、情感交流与自我价值感的满足心理 4、排解压力与宣泄情绪的减压心理 5、性情陶冶与个性完善的实现心理 ;1、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 2、急功近利的心理 3、发泄欲求的心理 4、逃避现实的心理 5、从众和自卑的心理 6、焦虑心理 ;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人与人的交往也没有责任和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被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就信息的本身来看,互联网是开放的,但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其接受的过程却是相对封闭的。冷冰冰的网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青少年网民情感上的孤独。;由于在网络中缺乏正常的情感疏通, 人们很难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网络上浮躁的言词与刺激的画面,不少大学生网民常常遇事不冷静,具有冲动的心理。;由于网络上有大量的暴力游戏,致使一些涉世不大学生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他们期望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色情网站以挑逗人们的性心理、刺激网民的感官为能事,其肮脏的语言、淫秽的画面、下流的声音,对处于性萌动期的大学生吸引力和腐蚀性极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生活的实际反差巨大,于是不免产生无聊、空虚的心理,觉得人活着是一种痛苦,严重的会产生自残或自杀的意念和行为,危害个人和社会的安全。;1.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1、网络恐惧 2、网络依恋 3、网络孤独 4、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 5、网络沉溺综合症? ;;*;1. 网络游戏成瘾 案例:某高校的肖同学,高中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刚进大学时,看到身边的同学玩游戏,他也跟着买了一台电脑,开始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从此以后,他就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成绩也从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三十几名.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三门必修课不及格. “有时候玩到凌晨四五点,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了床.其实我也想早点休息的,但是一玩起来就把什么都忘了.”小肖显得很无奈.;根据心理学测试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成瘾。;网络游戏往往都含有血腥、恐怖、枪战、搏杀、色情等内容,很容易使沉迷其中的人产生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缺陷,轻者染上网络成瘾症,重者甚至走上犯罪。 ;案例: 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院21岁的大一学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校门外的一家网吧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时后,突感头疼,口吐白沫,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人世。 “包夜”(通宵上网)成了不少大学生周末必做的一件事,周一的课必受影响。医学调查也表明,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 免疫下降、情感冷漠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