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_87126.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寓言二则_87126

大山工作室 古代寓言二则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韩非子《韩非子》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公元 前233年)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卿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 三读课文,读出韵味: 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 置之其坐 (2) 反归取之 请指出“之”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1) 至之市 (2)而忘操之 (3)何不试之以足 拓展练习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喻以次充好。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面有害。 塞住耳朵去偷铃,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作者及作品简介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政治家。原为大商人,后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后因罪被免职,在迁往蜀郡途中自杀。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 三读课文,读出韵味: 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演示实验 说出下列字意思 之:反归取之 至之市 试之以足 惑:不亦惑乎 度:吾忘其度 自度其足 反:及反 坐:置之其坐 无:无自信也 翻译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填反义词构成成语 自相()() ()()双全混淆()() ()()唯谷颠倒()() ()()交困只争()() 是吾剑之所从坠。 所从坠: 所(从)+动词=所字结构 ……的…… 所从+坠=坠落的地方 是:这 之:助词,无义,不译  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还有类似的结构吗? 所契者:刻的地方 你说我说 1、畅谈你通过学习这两则寓后懂得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2、今天我们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有什么意义呢? 3、你能讲一个成语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看谁讲得好。 共同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写法评析: 《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对比议论发人深省。 练习巩固 * * * * 认识寓言 举例说明: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南辕北辙……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给人以劝戒作用。 《韩非子》 郑人买履 认识作者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 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lǚ dù suì nìng duó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位置上。 郑人:郑国人。履:鞋子。度(duó):量长度。之:这里指量好的尺寸。坐:座位。 至之市,而忘操之。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之:动词,到……去。而:连词,连接前后的两个分句,表示转折关系。操:拿在手里。之:这里指量好的尺寸。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带尺寸)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回家拿尺寸。 持,拿着。度(dù),名词,这里指脚的尺寸。反,返回,同“返”。取,拿的意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