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安手册第一章.doc(141KB).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安手册第一章.doc(141KB).doc

第一章 緒論 校園安全管理的意義 教育是主導今日臺灣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力量;而學校是百年樹人的園地,有安全的校園,師生才能專心地教與學。然根據統計指出:目前各種意外災難及傷害,如車禍、溺水事件、食物中毒等意外傷害,已升高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而意外事件中又有85%是由於人為的疏忽、判斷錯誤或無知所引起的。任何在校園裡所發生的傷害,不僅僅影響個人安全,也會阻礙教學過程,進而影響學校本身以及鄰近社區的安全(Henry, 2000)。 「沒有安全的學校,學習就不可能發生」(Ronald, 2007)。因此如何防範意外事件的發生,使學校、社會能在安全中求穩定,在穩定中求進步與發展,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工作。在美國教改運動「No Child Left Behind 」(2002)中,明文揭示學校必須提供學子安全的學習場所。就我國國民中小學而言,目前在校園安全工作上雖已具有一定的水準,但多一份準備就少一分災害,為了防範未然,力求在教育環境設施上達到準確的安全境地,以確保人、事、時、地、物的安全無虞,進行事前的安全檢查成為最基本的必要措施。因此所謂校園安全管理,乃是針對國民中小學教學活動所需的各項設施、場所、器材設備等項目,以及門禁管制、活動進行等,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採取適當的措施,隨時予以改善,期使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和其所造成的傷害減至最低程度,以提升教育品質,奠定幸福安全的基礎。 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災變,如風災、水災、地震等;以及人為災變,如火災、核能災變、化學災變、暴力等。各項災變又具不確定性、複雜性、時機迫切和資訊不全等四個特點,因此其對公共安全所帶來的威脅,是眾人可以想像得到的。而在學校方面,因為相關人員對於意外事件的不熟悉,以及欠缺處理的經驗,故急需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另一般師生對於人為技術或自然的災變認識不夠,當發生重大意外災害時,相當依賴其他政府機關的專業判斷,如此才能對於校園安全的處理網絡也多一分的依賴和信任,例如美國NSSC (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 1984)就提供各國中小校園安全的原則以及評鑑,因此,校園安全管理對於當前學校教育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校園安全管理的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 一切行政行為均應受法律之規範、約束與支配。學校秉持行政中立原則,依據法令程序,公正執行職務,提昇行政效率、行政效能、執行管控等,落實辦理校園安全。 防範未然原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心,也是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應該秉持「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預防勝於補救」的理念,對可能發生危險的人、事、物等因素,妥善規劃,在事前就進行評估、推測、檢查與預防,以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 尊重人性原則       學校教育的對象是「人」,學校一切安全管理的設施,皆應尊重人性需求,以學生全人格的發展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提供安全無障礙的學習環境,是校園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 科技整合原則       時代進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校園安全管理自應依據科學原則,進行系統性的整體規劃。尤其時值資訊時代,科技的運用相當的普遍,結合電腦作為校園安全管理的「活頁筆記」,以因應校園安全各項因素的變異性需要,作有效管理,乃是刻不容緩的事。 共同參與原則       校園安全管理,是結合許多人力、物力,配合時間、空間運作的一個複雜歷程,非一人一事、一時一日所能單獨完成,必須結合眾人的智慧,在全面性參與的基礎上,由教育行政人員、學校行政人員、建築師、教師、學生、社區人士等,分別貢獻心力,共同來完成,始能發揮功效,確保校園安全。 分層負責原則       為因應學校組織科層化的體制,發揮學校行政管理的功能,建立分層負責的行政組織,是保證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運作的途徑,透過諸事皆有專職人員的管理,並建立逐級負責檢核制度,方可完成校園安全管理的任務。 連繫溝通原則       校園安全管理需要發揮群策群力的集體智慧,因此各個分層負責的工作群之間,必須要有密切的協調與溝通,才能使計畫、執行、考核的進程,聯結為堅固而靈活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學習活動能夠在安全無礙的情境中順利進行,以創造最高的教育品質。 主動積極原則       校園危機的產生,以缺乏危機意識,人為造成的疏忽、漠視為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應該徹底改變「好逸惡勞」的因循心態,養成「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建立校園安全管理的「天網」,以制危機之先,有效發揮安全管理的機動功能。 整體持續原則       學校物質環境已由傳統簡陋、局部性,邁向現代化、人性化、多樣化、生活化、學習化、開放性、安全性、整體性的革新取向。因此,校園安全管理的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以全方位的整體觀念,來取代單層面、臨時性的安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