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生物伦理和社会决策2009-II课件.pptVIP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伦理和社会决策2009-II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伦理和社会决策2009-II课件.ppt

第10讲 生物伦理及社会决策 陈长平 chencp@xmu.edu.cn 前言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 1.提高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2.改善农业生产,解决食品短缺 3.生物能源——解决能源危机 4.环境保护 5.制造工业原料、生产贵重金属 BIOETHICS 生物伦理学:第一次是波特(van Pansselar Potter)在他的(生物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一书中使用的。他的定义为: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 BIOETHICS 20世纪50-60年代起源于美国 1978年美国华盛顿的肯尼迪生物伦理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四卷本《Encyclopedia of Bioethics》出版 我国的生物伦理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背景:1、科学研究成果的使用:原子弹 2、科学研究手段的正当:人体实验 3、环境危机:农药 二.生命科学面临安全性及伦理法律问题 1.动物克隆 2.基因作物及食品 3.人类基因的研究、应用与影响 4.生物技术发明的保护 5.微生物技术 6. 生物武器 1、动物克隆 一.动物克隆的发展 1997年2月27日,英国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的维尔穆特(I.Wilmut)博士在世界权威杂志《Nature》撰文宣布,他们用成年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克隆成功了一只称为Dolly的小羊 14只小猪仔 意大利著名的克雷莫纳繁殖技术研究中心 佐治亚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该校研究人员在一头牛被屠宰48小时后,从其肾脏部位提取出了用于克隆的细胞。克隆出的小母牛于本月22日通过剖腹产降生,被命名为“K.C.”,为英文“肾脏细胞”的缩写 异源克隆 全世界体细胞克隆后代成功诞生的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乳腺细胞、卵丘细胞、输卵管/子宫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耳部皮肤细胞。 克隆人引发世界恐慌 1998初,美国哈 佛大学理查德·希德一宣布他的克隆人计划 分子克隆技术在人类身上的应用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并对人类自身的进化产生影响;而应用在其它生物上同样具有危险性,因为所创造出的新物种有可能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而引发一场浩劫。 全世界正试图通过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的开展 生殖性克隆 克隆的目的是为了繁育和亲代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动物后代个体. 生殖性克隆存在的技术问题 1. 目前生殖性克隆技术的不完善 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已去核绵羊卵就重复了277次; 在体外培养这宝贵的易核卵时, 仅有约十分之一(29个)具有活力,能生长至胚胎发育的桑椹期或囊胚期。把这29个早期绵羊胚分别植入13只代孕母羊子宫中,最终仅产下一羔──“多莉”。 全世界不同克隆动物存活的百分比和总数 伦理学难题 1、人的生殖性克隆是无性生殖。 2、对现有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巨大冲击。 3、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 倍受争议的干细胞研究 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是否合乎法律及道德 应用潜力是否会引起伦理及法律问题 2、转基因作物及食品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GMC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斑马鱼的白血病模型 Jost等(1999)在牛的乳腺中表达了人的乳糖酶,结果奶中的乳糖含量下降了一半,而其它营养成分没有变化 一. 遗传工程引起动植物品系变革 1.可以在非近亲的物种中引入基因,而这些是传统方法所无法做到的 2. 基因的引入可以更精确,更具有可预测性地进行控制 二.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现状 大多数基因工程食品看起来与普通食品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吃起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更耐贮藏,生长过程中可以抵御严寒和病虫的危害,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案例 Pusztai事件 1998年,英国苏格兰研究所的Pusztai教授用转基因马铃薯喂老鼠. 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 三.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引起的争论 1.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安全性 A.毒性问题:生物富集度:自身会有哪些富 集变化,被家畜富集后又会怎 样,食用后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B.过敏反应问题:已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 人,对转入巴西坚果基因的大豆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