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7.29.(下午)调查程序中运用谘商技巧之训练.ppt.ppt

104.07.29.(下午)调查程序中运用谘商技巧之训练.ppt.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07.29.(下午)调查程序中运用谘商技巧之训练.ppt

4.身體上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例如頭痛等 5.腦海裡常出現遭遇的經驗,或是知道過去有 個不舒服或可怕的經驗發生在自己身上,但 是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詳細的內容。 6.會對某些特殊對象、特殊情境有長期且高度 的恐懼反映。 7.失去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感到無助,無力 ,對自我或環境的掌控感降低。 8.對學習環境疏離,失去對環境的安 全感,逃避上學。 9.對人際關係疏離,逃避接觸人群,或對他人 有明顯的敵意。 10.對兩性關係的態度或行為有明顯改變,退 縮、不信任,或覺得自己在危險之中,必須 隨時提高警覺。 11.不良的性關係。 12.時常覺得世界上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13.可能發展出不良的適應方式,如酒 癮或藥物癮等行為。 (二) 對加害者不同的行為樣態引起的反應 1.言語之騷擾行為:以言語為之的騷擾,常會 引起受害人有噁心、不舒服的反應,且有一 種被侵犯的感覺。 2.肢體的碰觸、撫摸等行為:常會引起受害人 有兩極的反應,感覺困惑不安,以及要不要 反抗和說出來的衝突壓力;且因無法拒絕這 種不舒服的性接觸,而壓抑及懷疑 自己的自主力。對兒童來說,可能 會產生人我界線的感受的不清楚。 3.以情感或利益交換為威脅的性交行為: (1)常以麻木的反應作為防衛機轉。 (2)被威脅要保密,所以感到無助,否定自己 的自主能力。 (3)對住所有不安全感;睡眠時警覺性高,易 失眠。 (4)學業成績退步,無法和同儕建立關係。 (5)強烈的責備自己,貶抑自己,覺得 羞愧。 (6)否定自己的能力 (6)以別人的評論來評價自己 (7)行為退化;不願與外界接觸 (8)以性作為取悅他人或滿足自己的工具 4.以暴力脅迫的性交行為: (1)恐懼感 (2)自虐甚至自殺 (3)長期自我信念扭曲  (4)行為退化及引起精神疾病現象  (5)孤立的人際關係 (6)顯現多重人格,精神失常等現象 這些現象會反映在無論是遭受一次性侵害 或性騷擾,或是長期被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受害 人身上,無分兒童,成人,也不分性別。若這 些創傷一直未見處理,會長期影響受害人的人 格及行為,甚或影響其日常生活。 (取自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彙編」) 七、共勉-- 諮商技巧在性侵害及性騷擾調查訪談 之應用,固然有其利器之處,但此一 運用不同於諮商輔導之目的,調查人 員需有相當之調適整合,以免錯亂 * * 彰化縣104年度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 行政處置暨調查專業人員初階課程培訓 調查程序中運用諮商技巧之訓練 沈宜純 課程大綱教育部102.08.23修訂課程 1.調查人員的晤談能力、調查人員的團體動力 …等。(避免以誘導式問話之技巧) 2.處理兒童及少年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 凌事件之專業技巧及注意事項。 一、前言-- (一)調查工作涉及雙方當事人之權益,應謹慎 嚴謹進行。例如:時間的安排。 (二)靈活而純熟的訪談技巧,有助於蒐集廣泛 而深入的資料,建構事件之真實。 (三)雙方當事人為求自身權益保障,必以一定 之架構陳述。而調查小組之職責,在於從 其架構中抽絲剝繭,以區辨真假。 ※※調查人員的責任 調查、釐清事件的真相、本質 做出符合校園脈絡適當適法的懲處 建議 (四)諮商技巧之運用,有助於深入當事人之內 心世界,並在關係建立及場面氣氛營造的 基礎上,探求當事人之心理特質,從而與 說詞交叉比對,而認定其可信度。 二、調查之進行-- (一)應了解事件之脈絡。 (二)調查時,可先從確定受調查者的基本資料 開始。 (三)請受調查者說明事件中與相對受調查者之 互動過程。 (四)請受調查者說明事件發生過程中的背景資 料。 (五)請受調查者說明事件後的其他相關 後續事件。 (六)說明時,相關之「人、事、時、地、物」 應明確,不清楚者勿推斷。 (七)對於不清楚之處應再三確認。 (八)對於前後不一致處請受調查者說明。 (九)若雙方當事人或一方當人為特殊教育學生 ,調查委員至少有一位需具備特殊教育專 業知能。 三、諮商技巧-- (一)場面構成策略 (二)評估其心理、精神狀態 (三)專注與傾聽 (四)設定功能性界線 (五)同理心 (六)螺旋進展,避免過早進入核心主題 (七)營造心理空間(不會洩密,不去嘲諷) (八)激發心理投射(偵訊娃娃、繪本) (九)概念化當事人說詞及相關反應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