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范畴和基本范畴.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范畴和基本范畴

典型范畴和基本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 “基本范畴”是“基本层次范畴”的简称。给事物分类(划分范畴)可以选择不同的概括层次,例如你每天晚上牵着它出去溜溜的那只东西,可以认其为“狗”,或“京巴儿狗”,或“动物”。这三个认知范畴有一种层级关系,“狗”是“京巴儿狗”的上位范畴,而“动物”又是“狗”的上位范畴;反过来说,“狗”是“动物”的下位范畴,而“京巴儿狗”又是“狗”的下位范畴。这种层级结构的基础是“类包容”(class inclusion),即上位范畴包括下位层次上的所有范畴,例如“动物”不仅包括“狗”等哺乳动物,还包括各种鸟类和爬行动物;“狗”不仅包括“京巴儿狗”,还包括其他各种类的狗。类似的范畴层级有:水果—苹果—国光苹果,家具—沙发—转角沙发。 科学分类和民俗分类 科学的分类又叫分类学(taxonomy),例如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对世界上所有发现的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科学分类严格遵循“类包容”原则,分出的层次多,对植物的分类现在已达到13个主要层次,随着新的植物种类的发现,层次还可能增加。科学分类讲究客观性,不考虑人与事物的互动关系,不考虑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重要性,就是不考虑人对事物的主观评价。科学分类建立的层级,如果有哪个层次比较吸引人的注意的话,那一般是最上位或最下位的层次,因为它们处在层级的两端。然而,人使用认知范畴、儿童习得认知范畴、用语词来指称事物的种种证据都表明,层级中处于中间的层次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至少也同等重要。人们通常说“我要去溜我的狗了”,不大说“我要去溜我的京巴儿狗了”或“我要去溜我的动物了”。问你布兜里装的什么,你通常的回答是“苹果”,只有在较特殊的情形下才会回答“水果”或“国光苹果”。问你这个星期天在家干什么,你通常回答“修理沙发”,不大会说“修理家具”或“修理转角沙发”。像“狗”、“苹果”、“沙发”这种中间层次上的范畴名称是儿童最先习得的名称,是语言词汇中形式上最简短的名称,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名称。(Brown 1958)顾及主观因素的分类法要顾及人的认知能力和局限,人的经验、兴趣和基本需求。 Berlin, et al (1974)对Tzeltal人(属墨西哥南部玛雅人)如何给植物分类进行描写,旨在发现还未受现代科学影响的土著民族对事物的“民俗分类法”。他们的发现与科学分类法的差异包括这样一些方面:(1)层级构造比较简单,只有5个层次。(2)中间的一个层次(称作“属”层次)包含的项目数量上最多,如“松”、“柳”、“玉蜀黍”、“菜豆”等,共471个,其他三个层次的项目基数都很少,如“属”的直接上位层“类”只包含“树”、“藤”、“草”、“阔叶植物”四项;“属”的直接下位层“种”项目较多,但也只有273项,包括“真松”、“红松”、“白色菜豆”、“普通菜豆”等。“属”层次的项目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使用最频繁,语词形式也最简单。(3)层级构造不完全遵循“类包容”原则,这也体现在“属”这个中间层次上,这个层次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包括“玉蜀黍”和“菜豆”,在Tzeltal人眼中没有跟“松”“柳”的上位项“树”相当的上位项。这些都说明,Tzeltal人对植物的民俗分类中,中间层次是个“基本层次”,具有语言和文化上的重要性,“玉蜀黍”和“菜豆”是当地人最重要的两种主食。这中文化意义上的重要性因此还植根于基本的生理需要。换言之,基本层次范畴是认知上优选的范畴,最引人注目,在称呼某类植物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层次的范畴名称。如某一类松树通常称为“松”,而不是“红松”或“树”。 民俗分类层级不仅有空挡,是不完整的,而且是不完全一致的,上下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不固定,或有不止一种方式。例如动物的科学分类层级,“狗”和“猫”的上位范畴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等的上位范畴才是“动物”,但是人们有时把“哺乳动物“视为”“狗”和“猫”的直接上位范畴,有时把“动物”视为直接上位范畴,而且一般人倾向于后者。 文化模型会影响典型范畴,同样也会影响基本层次范畴。一部分城市居民倾向于把“树”而不是“松”“柳”视为基本层次范畴。一部分荷兰人可能倾向于把“郁金香”视为基本层次范畴。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有把“花”作为一个“完形”来感知的能力,他们区分花和非花的能力肯定大于区分郁金香和和其他的花。一个文化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把“郁金香”作为基本类名,但可以有这样的文化,所有人把“花”作为基本类名。 基本层次范畴形成的心理因素 基本层次范畴最适合人的认知需要的心理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异同平衡 作为基本层次的范畴,其内部成员之间有足够的相似点,而它与其他类别的成员又有足够的相异点。例如,“水果”这个范畴的成员(苹果、香蕉、梨等)相似点不够多,而“苹果”这个范畴的成员(国光苹果、黄香蕉苹果、富士苹果等)相似点很多。从“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