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学理与操作.pptVIP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学理与操作.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学理与操作.ppt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学理与操作 张洪明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跨文化交际 vs.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 文化知识习得 vs. 交际能力习得(功能) 从业者 vs. 非从业者(语言教师 vs. 普罗大众、外交人员等等) 输出方 vs. 接受方(双向 vs. 单向) 中国人教外国人汉语 vs. 外国人教外国人汉语 显性文化 vs. 隐形文化 语言教学 vs. 文化教学 文化元素在北美外语教学界的地位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制定的语言和文化水平基准评估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颁布的语言文化水平基准评估 Superior Advanced ADVANCED HIGH ADVANCED MID ADVANCED LOW Intermediate INTERMEDIATE HIGH INTERMEDIATE MID INTERMEDIATE LOW Novice NOVICE HIGH NOVICE MID NOVICE LOW 事实观察 两种不同性质的折衷: 中庸之道 vs. compromise 中美师生观差异 学生课堂表现 一日为师 vs. 吾爱吾师 两种不同性质的忽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斑竹,神马一类的乱用同音假借 改头换面的三字经脏话 网络语言暴力 充满戾气的语言承载的是什么文化? 国际汉语教育是传授污染严重的网络语言,还是讲授传承有绪的典雅语言? 隐形影响 习俗、思维、历史、体态、兴趣等 以饮食为例(趣味导入): 餐桌上的类型学:顺序(方言、语言与文化的) 餐桌上的类型学:中法美日(国别) 饮食习惯:挪威海鲜文化(无鳞、丑、壳) 对不同的风俗习惯,要有容忍度: 如不同的餐桌习惯(渍渍有声与舌舔手指) 对二语习得中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反思 后殖民时代特色 价值观 意识形态化 “Grammatical exercises can reinforce prejudice and stereotypes or challenge them. For instance female subjects may be linked to stereotypically female activities or actions (Mary likes cooking; John likes football); stereotyping generalisations may be encouraged about groups (The French like…; Germans are…..; Older people…..). Teachers can encourage learners to comment on such statements and challenge them.”— adopted from Developing the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for Teachers (Language Policy Division, Council of Europe, 2002) “过犹不及”、要“去意识形态化” “语法练习可以强化偏见和成见,抑或对其构成质疑。例如女性主题可能会与模式化的女性活动或行为产生联系(玛丽喜欢烹调;约翰喜欢足球);关于群体的模式化泛化可能会被强化(法国人喜欢……;德国人……;长者……)。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就这样的论调作出评论并质疑它们。”摘自《在语言教学中拓展跨文化维度——教师实用手册》(欧洲委员会语言政策处,2002年) 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策略 穿插讲解、对比分析和交际实践 求同存异、模糊趋同、宜粗不宜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循序渐进、适度性、针对性 输送者的分类(从业人员:学习、理解、适应、交融) 接受者的分类(学生:学习、理解、适应、交融) 外在传授(文化知识传授)、内在认同(价值观理解) 价值坚持与交际妥协的悖论 可行性操作与底线的坚持(底线与策略的妥协) 识别(母体文化)与趋同(异质文化)(模糊趋同论) 求同存异、模糊趋同、宜粗不宜细 营销关系 敏感事件的处理 ? 服装秀事件(宗教信仰、政治背景) 芝大事件的再分析(政治角力) 宗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