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联意相谐及其意境的营造.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的联意相谐及其意境的营造 上下联要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在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时,不要疏忽了整体感。一个好的对句,通过表象能够有更深层的内涵,也就是你要向读者表达你心中的什么理念,而不只是简单的陈述某种事物。 怎么样才能做到联意相谐,现在一般对联方法有两种:一是成联,即上下联都是自己一个人所作,表达一种意象或意境。这一般是你达到了一定的对联水平,可以自由地驾驭文字抒情达意时才为;二是对句,即根据出句来对句。这是目前网络上比较通行的方法,对联群中临屏PK和论坛对联大赛都少不了对句。对初学者来说,以第二种方法为宜。而且对句不仅可以练习,还能欣赏出句的韵味,是一举两得的对联,如果仅仅做到格律相对、结构相同,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因为那只是形式上的对仗。最重要的是意趣相联。 当然对句也有难度,难就难在与对句如何浑然一体。毕竟是不同人的思维,要做到意境的如出一辙,这是对自己的欣赏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的考验。 但其中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本文想从三方面来叙述联意相谐的问题。 一、把握上下联的六种逻辑关系 根据山翁师父的总结,一般对联上下联在逻辑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种关系: 并连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假设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 下面就各种不同关系举例说明: 1、 并连关系:指上下联就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层面或同一活动的两个不同时间来叙述。 如:出句:把酒临风歌盛世 对句:吟诗对月颂宏图 说的都是盛世宏图,可是从两个不同层面来说,就强化了联意。 2、递进关系:指上联叙说某一事物某时某刻的状态或人物动作,下联则进一步说同一事物更深层次的状态或人物更进一步的动作。 如:出句: 梅亭解墨杯中酒 对句:庭院抒怀座上宾 出句和对句都是同一事物和人,但对句从酒到宾,喝酒为什么?因为来了座上宾,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就敷衍了联意,使得联意递进。 又如: 出句:酒满芳樽谁共醉 对句:诗逢挚友我同痴 上句是问,对句是答,联意递进。 3、 条件假设关系: 这种联往往上联给出条件,下联对出结果;或上联假设某种状态的存在,下联说出该状态的后果。常用“若 便”句式。 如:出句:若知飞雁能捎信 对句:即便寒秋也释怀 上联是假定条件,下联是这一条件下的结果。 这联意即梧桐夜雨秋萧瑟,秋天最容易起离愁,但如果知道飞雁能传家书,家书抵万金,可排思乡愁。 那即使独立寒秋,也能释怀。从这副假设关系的对联,来表达出一种离愁的心切。 4、 转折关系:指上联说人或事的某种特性或状态,下联说其相反的特性或状态。 如:出句:更无柳絮因风起 对句:惟有葵花向日倾 上联说园内景致的一种不良状态,下联转说一种存在的美好状态。 又如:理发店古联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出句:万物共承新雨露 对句:千门空对旧河山 出句:圃里风和花竟放 对句:阶前雨密梦悠闲 古诗联从“共承”到“空对”,从“新”到“旧”;紫雨对句从“风和”到“雨密”,从“花竞放”到“梦悠闲”,其转折关系都显而易见。 理发店古联则是更典型了。 5、 因果关系: 上联说出事物的原因,下联对出事物的结果;或上联说出目的,下联说措施和行动。 如联语“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上联说的心胸阔大是下联文章奇妙的条件, 上联是原因,下联是结果。 这种联也可倒装。 上联说结果,下联陈述原因(常用于成联) 如:出句:妙笔生花,才华横溢名天下 对句:悬梁刺股,学海纵观韵古今 上联是说人的才华,是结果,下联说的是寒窗苦读,是才华横溢的原因。(这副联,紫雨用了三个典故,上联典出李白梦见自己笔端生花,下联悬梁和刺股两典均典出古三字经)。 6、 选择关系: 指上下联中半联有选择地突出某种事或人,而另半联则中性或贬性地说某事或某人。 如联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上联说的是坚贞不屈,慷慨就死的英雄人物,下联对比说委曲求生,圆滑处世的小人,一玉一瓦,褒贬分明。 又如:出句:宁争一口气 对句:不贪几分财 上联说的是人格尊严,暗含了华夏古国历来看重气节,不吃嗟来之食,就是这个道理。下联对比贪财小人,一气一财,人品高下自然分明。 以上是六种较固定的上下联关系。我们在对句时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去对。 有时,同样一个上联,你选择不同的承接方式,可以对出不同关系的下联来。 出句:把酒临风歌盛世 对句:吟诗对月颂宏图 并连关系 如果从递进关系对,则: 对句:开天辟地创新潮 递进 不仅歌颂祖国,而且要拿出行动来创新业,这就使联意递进。 又如果从因果关系对,则: 对句:修身治国自丰年 因果关系 上联是果,下联是因。 二、把握对联的特征 一般通行的对联有如下几种: 1、意境联 2、机关联(词牌、拆字、人名、地名) 3、意境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