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的制备课件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末的制备课件精品

气 相 氢 还 原 还原剂----氢气 气相金属热还原 还原剂----低熔点、低沸点的金属(Mg、Ca、Na…) 两类反应的反应物均选用低沸点的金属卤化物且以氯化物为主 气相还原法 复合反应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取无机化合物,包括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等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制备各种陶瓷粉体也可进行陶瓷薄膜的沉积。所用的原料是金属卤化物(以氯化物为主),在一定温度下,以气态参与化学反应。 复合反应法 1. 碳化物反应通式 2. 氮化物反应通式 3. 硼化物反应通式 4. 硅化物反应通式 一些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的沉积条件 化学还原法 一、还原制粉的基本原理 依据热力学原理确定反应能否发生——氧位图 氧化物的 G0~T 图 二、典型还原制粉类型 氢还原法 碳还原法 还原化合法 电化学制粉法 一、电化学制粉分类 水溶液电解 有机电解质电解 熔盐电解 液体金属阴极电解 ! 二、电化学制粉原理 电 化 学 以铜电解制粉为例 电化学体系 阳极:Cu(纯) 阴极: Cu粉 电解液: CuSO4、H2SO4、H2O 电化学反应 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三、电化学制粉的影响因素 电流密度 电解液温度 搅拌 刷粉周期 旋转锭模法(又称旋转坩埚法): 旋转盘法: 旋转盘法最早于1976的美国Pratt Whitney 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出,用来制备超合金粉末。 这种方法获得的粉末平均粒度同园盘转速有关,转速越高,则平均粒度越小,细粉收得率越高。 粉末平均粒度及100目以下粉末收得率随雾化盘转速而变化的情况 旋转轮法 旋转杯 旋转网 雾化制粉的一些特性 1、雾化制粉主要用于金属或合金,对于一些可熔的氧化物陶瓷材料,也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工。但由于氧化物陶瓷熔体的粘度、表面张力很大,所以一般不能获得细微陶瓷粉体,但可获得短纤维、小珠或空心球,例如,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磨球、氧化铝空心球等。 2、雾化制粉是一种快速凝固技术,能够增加金属元素的固溶度。 3. 极大地降低了成分偏析,粉末成分均匀,某些有害相,如高温合金中的?相,可能因激冷而受到抑制,甚至消除。 4. 冷速提高,枝晶间距减小,晶粒细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向非稳态转变,可获得细晶、微晶、准晶直至非晶粉末。 第二节 物理蒸发冷凝法 物理蒸发冷凝制粉是一种制备超微金属粉末的重要方法,采用不同的能量输入方式,使金属气化,然后再在冷凝壁上沉积从而获得金属粉末。由于粉末的粒度很小,比表面积很大,因而化学活性很强。为防止金属粉末氧化,在冷凝室内一般都要通入惰性气体。这样在金属蒸气脱离熔体的很短时间内,会被周围气体迅速冷却,金属原子很快聚集成超微颗粒。同其他金属粉末制备方法相比,物理蒸发冷凝法生产效率是较低的,但这种方法可获得最小粒径达2 nm的纳米颗粒。 电阻加热方式 等离子体加热方式 激光加热方式 电子束加热方式 高频感应加热方式 按能量输入方式来划分,物理蒸发冷凝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三章 化学制粉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还原法 电化学制粉法 气相沉积制粉是通过某种形式的能量输入,使气相物质发生气—固相变或气相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或陶瓷粉体。 物理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一、化学气相沉积的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合反应 二、化学气相沉积制粉原理 1. 化学反应 2. 均相形核 3. 晶粒生长 4. 团 聚 制粉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化合反应 由上式可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的控制因素包括: 1)反应温度、2)气相反应物浓度、3)气相生成物浓度 1.化学反应 对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判断其能否进行的热力学判据为: 分解反应 气相反应发生后的瞬间,在反应区内形成了产物蒸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产物蒸气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产物晶核就会形成。由于体系中无晶种或晶核生成基底,因此反应产物晶核的形成是个均匀形核过程。 假设晶核为球形,半径为r,则形成一个晶核,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2.均匀形核 为固气相的体积自由能差 为晶核的表面能 临界形核半径 对应大小的晶核则被称为临界晶核 晶核的表面能 晶核中原子或分子的体积 玻尔兹曼常数 产物的气相分压 产物的饱和蒸气压, 过饱和程度。 P0 P/P0 结论: 温度越高,过饱和度越大,则临界晶核尺寸越小,晶核形成能越低,对晶体生成越有利。 均相晶核形成之后,稳定存在的晶核便开始晶粒生长过程。小晶粒通过对气相产物分子的吸附或重构,使自身不断长大。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晶粒生长过程主要受产物分子从反应体系中向晶粒表面的扩散迁移速率所控制。 3.晶粒生长 颗粒之间由于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