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宝箱1-2

第一章 探索地球 本章目錄 氧氣在大氣中的累積對於地球及其上生物的演化相當重要,因為臭氧也跟著產生了。 臭氧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線,保護綠色植物,使其在距今四億年前成功登上陸地,導致陸地大體型生物的演化。 臭氧也改變了大氣溫度結構,使得大氣運動更趨活躍。 放射性元素 1-3 地球適合生命發展的條件 1-3.1 地球環境的理化因素 參考文獻 1. 賴進貴博士,大專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通識課程發展與教學計畫──自然資源與環境災害模組。 2. 莊文星、陳汝勤(1989),臺灣北部火成岩之定年與地球化學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5,31-66。 3. 曹恕中(1990),岩石定年的方法。地質,10(1),89-94。 4. 曹恕中(1992),新設立之鉀氬定年系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8,63-97。 5. 曹恕中(1997),鉀─氬定年方法。地質,16(1-2),1-15。 6. 曾真、藍晶瑩(1997),銣─鍶定年法。地質,16(1-2),47-62。 7. 扈治安(1997),鈾系定年法。地質,16(1-2),113-124。 8. 劉聰桂(1997),碳十四定年法。地質,16(1-2),125-139。 9. 陳于高、羅嘉轍、魏谷、吳文雄、劉聰桂(1997),熱螢光定年法。地質,16(1-2),173-189。 10. 何春蓀(1993),普通地質學,第三版:五南圖書公司,共751頁。 11. Stanley, S.M.(1999), Earth system history, W.H. Freeman, p.615。 國內網路資源 1. 臺北市政府建設局環境生態網:.tw/rdortp/ 2. 臺南市環境保護局:.tw/ 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tw/ 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tw/ 5. 太魯閣國家公園:.tw/summer/ 6. 玉山國家公園:.tw/ 7. 雪霸國家公園:.tw/ 8. 金門國家公園:.tw/index03/index.htm 9. 陽明山國家公園:.tw/ 10. 墾丁國家公園:.tw/ 11.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tw/ 12. 經濟部工業局環保產業資訊網:.tw/ 13. 環保品質文教基金會:.tw/ 14. 社團法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tw/ 國外網路資源 Earth Day Network:/ 美國環保署:/ 紐西蘭綠黨:.nz/ 南非護水網SAWAC:http://www.sawac.co.za/ 歐洲綠黨聯盟:/ 世界自然基金會:/ United States Fish Wildlife Service:/ IUCN:/ The Nature Conservancy:/ Environment Australia Online:.au/ Biological Resources Division:/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ervey (USGS) :/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international/ 國際河網IRN:/ 第一章 結束 百寶箱 1-5 壹、教學目標: 1-2 研究地球歷史的方法 1.知道地球的歷史。 2.知道研究地球歷史的方法,並知道這些研究方法的限制。 3.體會科學探索有其過程。 貳、建議授課時間: 第一章:3節 參、教學建議: 1-2 研究地球歷史的方法 1.以化石圖片或影片讓學生感受,在地球歷史各年芤中所出現不同的生物,在形態及結構上有哪些重大的發展及變化? 壹、教學目標: 1-3 地球適合生命發展的條件 貳、建議授課時間: 第一章:3節 參、教學建議: 1-3 地球適合生命發展的條件 1.介紹完地球上的理化因子及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後,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我們瞭解了影響地球環境及生物生存的因素後,其對於人類的生活及發展有何意義?人類在地球上該扮演何種角色? 壹、教學目標: 1-4人與環境唇齒相依 1.知道人類生存必須依賴的條件。 2.察覺人類生活脫離不了地球現有的環境。 3.欣賞地球環境與生態的巧妙互動。 貳、建議授課時間: 第一章:3節 參、教學建議: 1-4人與環境唇齒相依 1.「近百年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已嚴重威脅到地球及所有生命」,這是本書將一再強調的思考主軸。教師應隨時把握此中心思想,灌輸學生「拯救地球、保護地球」的觀念。這是地球科學教育的艱鉅任務。 地球環境的負荷量有限,當人類大量開發土地與海洋,以擴展自身的居住空間與糧食來源時,也破壞了地球環境及生態系統。 人類對全球環境的干擾,已造成大範圍的生態失衡,導致全球變遷,如:氣候變化、全球暖化、土壤沙漠化和酸化、物種滅絕等巨變。 百寶箱 1-12 1-4.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