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笔记-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笔记-2

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笔记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胜利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应激性: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可以引起反应的环境的变化叫刺激。 3.神经调节:特点是迅速而且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而广泛,作用持久。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或借助于血液循环被送到一定器官和组织,以引起特有的反应,并以此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对肌肉活动的适应等重要机能。 4.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5.肌肉的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 6.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A刺激的强度B刺激强度的变化速率。C刺激作用时间。 8.时值:法国生理学家拉披克提出以两倍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拉披克把这一特定时间称为是值。屈肌的时值比伸肌短。 9.“全和无‘’现象:用阈下刺激单个肌纤维,不能引起收缩;若用阈刺激就可以引起收缩,如果加大刺激(用阈上刺激)肌纤维的收缩幅度并不会增长,这种现象叫“全和无‘’现象。 14.跳跃式传导:在有髓鞘纤维中,它的兴奋和静息电位部位间的局部电流集中地通过邻近的朗氏结使之去极化,所以有髓鞘纤维中总是一个朗氏结兴奋,再刺激下一个朗氏结,是跳跃式的传导。 15.兴奋-收缩藕连: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传递):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Ca进入末梢内,导致突触小泡的破裂,释放出Ach,Ach经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与终膜上的受体(R)结合,形成R-Ach复合体,R-Ach是终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EPP)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作用于肌膜使它发放可传播的动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通过-收缩耦联引起肌纤维收缩。 16.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过程:A肌膜的电位变化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收缩耦联。B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滑动。C引起肌收缩后的舒张。 17.单收缩的过程:潜伏期、缩短期、宽息期。 18.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21.肌纤维的分类;快肌纤维(白肌纤维)、慢肌纤维(红肌纤维) 22.主要的生理特征:慢肌纤维(红肌纤维):运动神经元(小)、放电频率(低)、收缩速度(低)、耐力(高)、毛细血管密度(高)、血红蛋白含量(高)、糖酵解酶活性(低)、线粒体酶活性(高)、肌原纤维ATP酶活性(低)。 白肌纤维与之相反。 23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百分比:短跑的快肌纤维占70%;长跑的慢肌纤维占70%。中长跑介于其中。 24.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A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耐力项目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B肌纤维内酶活性增强 C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变化。 28.血液的机能:血液的机能通过循环系统完成的。 A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B运输作用。 C调节作用。 D防御和保护作用。 29.渗透压:溶液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的力量。称为渗透吸引力。大小决定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量。 30.等渗溶液;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等渗溶液。0。9%。氯化钠5%葡萄糖。 31.正常人血浆的PH 值7。35--7。45 平均7。4 32最主要的缓冲对 NaHCO3_----- H2CO3 20/1 34.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功能: A运输气体 O2、CO2 B缓冲血液酸碱度。 35.血红蛋白的含量;男子12-15克%;女子11-14克%。 36.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 原因:A红细胞破坏增多, B蛋白质补充不足 C由于缺铁而引起贫血。 防止:调整能动量或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铁。 37.合胞体:肌细胞虽有界限,但兴奋波极易彼此之间传播,在活动时有如单一细胞,在生理学上称之为”合胞体” 38.心肌的生理特性:A自动节律性。B传导性。C兴奋性。D收缩性。 39.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A对细胞外液Ca的浓度有明显的依耐性。B全或无的同步收缩C不发生强直收缩。 41.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安静时60-100次之间。 42。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P、R、S、T。 P波表示:左右心房除极化时所产生的电变化。P-R(R-Q)期间: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的时间。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S-T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分之间无电位差。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