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上)[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上)[精选]

中国文化史 导论(上) “中国文化史” 课 学科基础课 2学分,32学时 比较全面、系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 她揭示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特点与意义,纵向再现数千年中国灿烂文化的轨迹,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诸多领域,涉及面广,含金量高。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比较集中地受到全面的深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可以为个人在以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发展的历史 中国文化史研究和教学的第一个阶段:20世纪前半期。 出版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和教材,如柳诒征的《中国文化史》,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 部分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化史或类似的课程。 中国文化史的课程始于 40年代的中央大学,创立者为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他的教材即《中国文化史》,分为三个部分,为上古文化史、中古文化史与近代文化史。上古文化史讲中国文化的诞生——政法之萌芽、文学之兴、衣裳之治、治历授时、忠孝之行、洪范与五行、周之礼制、百家争鸣、汉之学术等。中古文化讲汉末到明代的文明之进程——佛教东进、胡狄与汉同化、魏晋玄学、九品中正制及之后的科举制度、唐宋诗词戏曲、雕板印书、宋明理学、书院教育等。近代文化则主要讨论明清尤其是清代的文化大事——基督教之东传、西方科学思想之输入、清朝的政治制度、乾嘉的考据学派、太平军起义、戊戌变法与近代的洋务运动。柳先生为该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当时与之后的课程内容结构基本上以柳书为凭依。 课程发展的历史 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 这一时期,由于片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基础决定论,不重视研究文化史,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没有一部像样的专著或教材问世,各大学也不再开设这门课程,只在中国通史课程中,作为一个板块简介文化史,不能反映中国文化史发展的全貌和内在联系性。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几乎大多数院校的历史专业都开出了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有的院校还把这门课当作素质教育的内容。 提问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史? 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意义 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从文化的领域里面去展望,现在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而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 更准确地认清当前中国的国情,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文化。 引子 我们研习中国文化史,应当了解舞台、主体和内容。 “中国”、“民族”、“文化”、“文明”都是汉语古典词,然其在近现代都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这种演变正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西交会的产物。”诠释“中国”、“文化”等语,进而考辨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基本特性和历史分期,是研习中国文化史的入门之径。 本章主要内容 一、释“中国” 二、释“中华民族” 三、释“文化” 、“文明” 四、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一、释“中国” “中国”内涵的流变 古人心目中的世界 古人对文化中心的认识 “中国”疆域的变化 “中国”国名的演变 “中国”国体概念的出现 近代意义的“中国” “中国”内涵的流变 “中国”内涵经历了曲折的流变:从古代的天下中心义,演为近代的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 中国之“中” ,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申发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所谓“当轴处中” 。 中国之“国”,指城邑。引申为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等义。 综论之,“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 ,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 一如诸夏列邦; 二如国境之内; 三如中等之国; 四如中央之国,等等。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 “中国”的空间变化 商周时期:“中国” 是以王城(或称王畿)为核心,以五服(甸、侯、宾、要、荒)或九服(侯、男、甸、采、卫、蛮、夷、镇、藩)为外缘的方形领域。 春秋时期:“中国”约包含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秦、楚、吴、越等尚不在其内。 战国晚期: “中国”已包含秦、楚、吴、越等地,七国均纳入“中国”范围 。 秦一统天下后:“中国”范围更扩展至长城以南、临洮(今甘肃)以东的广大区间。 汉唐以降:“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拓宽。 晚周以降,“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 战国时赵公子成的论述颇有代表性: “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