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髋臼发育不良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髋臼加深以后,势必造成股骨头至髋臼间的距离增大,关节过度松弛,术后有发生髋脱位的可能。克服这一问题,应注意几点: (1)截除股骨颈的长度要掌握好,如果有长柄假体,可选择长柄假体。如无长柄假体,则截除时,股骨颈的长度应尽量保留长一些,以后根据假体试安装的情况,适当调整。 (2)将股骨大粗隆下移,增加外展肌张力。将髂腰肌肌腱缩短,以增加关节内侧的稳定性。 (3)假体安装后,未填骨水泥前,应反复检查关节的稳定程度、关节间隙宽度、关节周围软组织松紧度。 (4)假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后,关节周围软组织仍然存在松弛现象,术后应维持患肢外展,穿钉字鞋,并指导病人严格肌力训练。只有当外展肌力恢复正常后才能逐渐恢复原肢使用。 (5)髋臼加深后,势必造成髋外展肌力力臂缩短,影响髋关节外展功能,因此,术后严格正规的髋关节肌力训练对保证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术后康复: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不可忽视的一环,术后早期CPM活动及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可使患者迅速恢复行走功能,而对外展肌肌力训练尤其重要,它既可增加关节稳定性,又能避免术后臀中肌无力而出现的跛行步态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AD)的有效方法,因AD解剖结构的特异性,操作技术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只有达到严重的关节病痛、功能障碍者才施行THR,而手术的成功依赖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精心操作和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 2007.01.24 2007.01.24 体检特点: 在髋关节疼痛的初期髋关节活动正常,甚至由于半脱位而活动度较正常人为大。由于骨性关节炎的产生和发展,会逐渐影响髋关节的活动度。髋旋转受限发生最早,随着骨性关节炎发展到晚期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伴有不同程度的屈髋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步态和日常生活。 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是目前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掌握髋臼发育不良的各X射线参数,对于诊断非常重要。 1.CE角(center edge angle):也叫中心边缘角,通过股骨头中心画一垂线,由股骨头中心点到髋臼外上缘画一线,两线交角为CE角,正常为20°-40°,平均36°角。它反映股骨头被髋臼的包容情况,即负重范围。 2.髋臼深度(acetabular depth):从耻骨联合处耻骨上缘到髋臼外上缘连线,此线到髋臼顶部的最大距离。正常男性7-18mm,平均13mm,女性9-18mm,平均12mm,若此间隙小于9mm,可能存在髋臼浅或髋臼发育不良。 3.Shenton线:也叫髂颈线,是由正常闭孔上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线相连的一个抛物线,髋臼发育不良此线可不连续。 4.Sharp角:即两侧泪点的连线与泪点和髋臼外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该角对Y形软骨闭合后检测髋臼发育不良有意义,是随访判定髋臼发育情况的指标。正常值男为32o-45o,女为34.5o-47.5o。 5.臼头指数(AHI):指股骨头内缘到髋臼外缘的距离(A)与股骨头最大横径(B)之比,即AHI=A/B×100,正常范围为84-85,是检查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的指标。 6.髋臼指数: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与两侧髋臼中心连线(H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数。正常值为20°-25°,当小儿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直到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左右。 CT检查: 传统的髋关节平片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虽然简单,但往往只能观察髋臼顶的发育情况,在了解髋臼其它部分发育情况及评价发育不良程度发面远不及CT。 CT可显示髋臼顶唇、前后唇及髋臼的全貌,能对髋臼骨进行直接测量,从而反映髋臼整体及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显示关节骨性间隙增宽情况更为清晰明了;通过测量股骨头覆盖率可进一步提供股骨头与髋臼的确切量化关系,比髋关节平片上的股骨头覆盖指数要准确的多。 CT图像上正常股骨头深陷于杯口状的髋臼内,关节面接触紧密。在股骨头顶部层面,臼顶外侧唇、前后唇环绕于股骨头周围形成完整的“帽状覆盖”,称之为“头顶罩帽征”。 当髋臼发育不良时,由于顶唇短小和向外上倾斜,见不到顶外侧唇,同时前后唇变短,股骨头周围的“帽状覆盖”仅遗留内侧一部分,称之为“光头征”。 正常髋关节在股骨头上1/3层面,因为前后唇包绕股骨头超过一半(前后唇尖连线位于股骨头中心之外侧),称之为双唇“抱球征”。 当髋臼发育不良时,因为前后唇包绕股骨头小于一半(前后唇尖连线位于股骨头中心之内侧),髋臼浅平,称之为双唇“托球征”。 可以认为“光头征”和“托球征”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直接CT征象。 可以看出CT测量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优于X线平片,能直接测量髋臼各唇的长度,了解髋臼各部分的发育情况,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治疗原则: 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目的在于纠正髋臼和股骨近端的畸形,加大髋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