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病眼科学08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玻切手术前后 第十二章 玻璃体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孙晓东 目的和要求 了解玻璃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功能 了解用检眼镜检查玻璃体混浊 了解玻璃体混浊的各种原因 了解玻璃体混浊的治疗 玻璃体 形态特征 vitreous vitreous 玻璃体 玻璃体生理 透明的凝胶状态,98%水、透明质酸、网状的II 型胶原和少量玻璃体细胞 内界膜IV型胶原通过粘多糖与后界膜粘连 粘连最紧密处:视盘、黄斑、大血管、基底部、 视网膜变性处 概 述 功 能 胚胎期眼发育重要作用 保持高度透明减少光散射 对周围组织的支持减震作用 代谢作用,主动转运 屏障作用 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基本病理过程 液化,混浊,与视网膜关系密切 治疗原则:保守、病因治疗、手术 玻璃体病的检查手段 直接眼底镜 三面镜检查 间接检眼镜、78/90D前置镜 眼底照像 B超诊断 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变性 玻璃体液化 代谢、HA构型、年龄、胶原退化、光毒性、激素水平等有关 引起透明质酸降解,纤维支架塌陷,凝胶变性-液体 40岁以后,中央开始,逐渐扩大 与年龄、近视、外伤、出血、炎症、无晶体眼有关 玻璃体后脱离(PVD) 发生率:50~60岁为53%,65岁为65%,另有报道70~80岁为25~51%,80岁为63%,无晶体眼高7~10倍 临床分类:完全、部分、无PVD 玻璃体后脱离(PVD) 症状:闪光感、黑影飘 体征:Weiss环形成,视网膜上散在小点片出血,13~19%有玻璃体微小出血 并发症:玻璃体出血、急性PVD裂孔发生率7~15%,玻璃体出血裂孔发生率65%,且大部导致RD 注意点:急性PVD,眼底仔细检查 飞蚊症:70%由液化和PVD引起,随访检查 Weiss环形成 裂孔形成和 玻璃体出血 急性PVD 无并发症的PVD (85%) 视网膜裂孔形成/出血 (10-15%) 视网膜血管撕脱/出血 (罕见) 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的处理 干性裂孔 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异常 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特发性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变性 星状玻璃体变性、闪辉性玻璃体液化、淀粉样变性 玻璃体积血 病 因 源于视网膜和脉络膜破损的血管或新生血管 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外伤或手术、其他眼底病 症状:少量飞蚊症,大量视力急剧减退,原发病表现 预后:介质混浊,液化PVD发生逐渐吸收,严重致PVR、RD、或血影细胞性青光眼发生 检查:全身检查,超声波,电生理检查 治疗:药物及物理疗法,手术治疗 其他玻璃体病 玻璃体炎症 寄生虫病-猪囊尾蚴、弓形虫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显性遗传 玻璃体发育异常: 晶状体血管膜,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视盘前血管袢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B PVR-C1 PVR-C2 PVR-C3 PVR-D1 PVR-D2 PVR-D3 视网膜下条索样改变 玻璃体手术 1970 Machemer发明世界第一台玻璃体注吸切割器VISC(Vitreous Infusion Suction Cutter) 80年代以后玻璃体显微器械的改进、发明,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飞跃 适 应 证 视网膜血管并发症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眼外伤 黄斑病 慢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等 眼前段手术并发症 闭合式三通道切割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