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复习课件.pptVIP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复习课件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者: 文采也,即修辞。 修辞: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种类: 积极修辞:简明、连贯、得体 消极修辞:运用各种修辞格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 江苏《考试说明》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的7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2015年、2016年江苏单独设置选择题考查修辞手法。 * 怎么考?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效果) 3.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4.通过作文考查 * 1.了解比喻和比拟的特点及分类 2.学会区别比喻和比拟 3.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 一、比 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具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比喻要贴切 (没有相似点) (喻体不当)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 小试身手 阳光下,小孩灿烂的笑脸会像什么呢? 1.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夏日里清醇的小风,清爽自然。 2.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天的花朵,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 3.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寒冬里的火炉,温暖人心。 4.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首优美的歌曲,让人陶醉。 5.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杯热茶,为人驱除寒意。 6.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风拂在脸上,给人亲切感。 7.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东方升起的太阳,给人以希望。 8.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春天里初绽的花朵。 9.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支棉花糖,绵绵的、软软的、甜甜的。 10.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初春时盛开的桃花,美丽迷人。 11.阳光下,孩子灿烂的笑脸像一朵花,因为她绽放;像一道彩虹,因为她美丽;像一轮太阳,因为她初升。 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 例题1: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 小试身手: 看图,请看图片,试着用比拟的手法来描述一下画面。    *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 ① 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②从形式上看,不管哪种喻,它的“喻体”必须出现,而比拟所拟作的事物是永远不出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