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doc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制精神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制定、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及其关系。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三、教学重点 1、法律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难点 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五、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运用故事和设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课程教学活动): 人们常说,法律是空气、水,或者是面包,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东西。法律本来是生活本质的呈现,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为证明这一说法,请听一则所罗门的故事。据希伯莱传说,神赐给所罗门王极大的智慧,“如同海沙不可测量”。天下列王都差人听他的智语。《圣经?列王纪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日,两妓女争夺孩子,久执不下。所罗门王令人将孩子一劈为二,各与半,一女愿劈,一女不愿,宁送子与彼。王遂判子归后者。而相同的智慧故事也在中国上演。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先生举了很多相同的例子,如《风俗通义》中的黄霸判子案、《魏书?李崇传》中断子案、《灰栏记》第四折中的包拯断子案等等。裁判者与所罗门王使用的技巧完全相同。在故事中,所罗门王判案依据什么呢?(用2分钟,先让学生们自己相互交流和讨论,然后老师再深入引导。) [教师总结] 所罗门王依据的是一种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生母一般比其他人对孩子有更深厚的感情,舍不得让孩子被劈而死。这种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是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可以超越时空岁月,为后世人们所用。所以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我们从摇篮走向坟墓。从出生时起我们就穿上法律的外衣,直到临近死亡脱下法律的外衣并通过遗嘱加以处置,法律伴随我们人生的始终。因此,那些觉得法律离自己比较遥远,“法律与我何干?学法干什么?不犯法就行”的想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不成立的。这里,我想首先特别引用一本名为《大学生法律安全指南》 的书中前言里的一段开场白---- 年轻的朋友,当你戴着天之娇子的冠冕,欣欣然漫步大学校园,接受科学知识和高度文明教育的同时,你是否听到一丝丝不和谐的声音悄然袭来;当面对物质的诱惑,你会不会产生据为己有的欲望;当面对鲜艳的刺激,你会不会不能抑制青春的冲动;当面对暴力,你会不会手足无措;当面对伤害,你会不会束手无策……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不应该是惶惶欲何之的弱者。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今天,大学生应该懂得用法律、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合法合理、适时适度处理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知道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去维护自身的权益。了解法律知识,领会法律精神是其中的一条基本途径。 现在,我们就进入本章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内容的学习。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运用ppt和视频案例,启发学生参与讨论。 六、材料实例 材料事例1:孙志刚事件 材料事例2:《张柏芝拒付违约金 “东洋之花”申请法院制执行》 材料事例3:顾昂然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的讲座第二十八讲《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材料事例4:趣味法学 材料事例5:湖南嘉禾集体滥用行政权力案 材料事例6:审判陈希同 材料事例7:司法局卖盗版书 材料事例8: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材料事例9:关于孙志刚案件的法律思考 材料事例10:一则案例 材料事例11:佘祥林案 材料事例12:《冲动的代价》视频 材料事例13:养路费要不要征用的问题 七、授课教案 [教师讲解]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什么是法? 古汉语中对“灋”的解释是“刑也”。按照《说文解字》,“平之如水,从水。” 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能够分辨当事人有罪还是无罪,对有罪的就“触”,对无罪的则不“触”。从词源看,汉字“法”意指“平”“正”、“直”和“公正裁判”,有实体和程序两种含义。与“法”字有关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所谓“均布”,古代调音律的工具。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

文档评论(0)

shit0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