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术还是做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技术还是做管理

做技术还是做管理 ???我是一个有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10年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 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 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18篇,是我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 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技术启蒙     ?1977年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 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 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 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 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 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 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 大学)双专业的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 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 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 JT-1、JT-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7万5千块。市场竞争 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 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 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 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 脱颖而出。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 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读了大学才知 道,龚老师的课选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 我们说的是: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对一个电子产品 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     ??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的 胶片)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 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第一天他先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他不满意,他削了只 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芯削成20mm长的圆锥过渡,铅芯要露出5-6mm长,再用细 沙纸磨成圆锥型,笔尖直径0.2mm。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 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然后,他让我写0~9的 阿拉伯数字。我写完后,他说,你数字写的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 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l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 “8”。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的开始了制图工作。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 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的表达零 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不能多划一个视图。“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好 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划”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 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事实上,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 团长期使用。他甚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木料和特别的剖料方 式。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他给我 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都在 排演。话剧两个多小时,要反映的情节是24小时。张世昌老师用一座钟改变传动 比,加上硬纸板做成大钟面和表针,用缝纫机做车床加工精密零件。钟做成后,挂在 舞台上,成功的反映了剧情时间的变化。     ??张世昌老师家居图书馆,他太太是50年代的北大图书馆系毕业生。当时是 县城图书馆馆员,星期天我去借书时,常看他一家都在图书馆院中读书,他看的杂 志,书籍面非常广,比如象《化石》,《乐器制作》。我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 惯,但限于文学类,进工厂后,因工作需要也常借技术书看。受他的影响,我开始读 《地理知识》《航空知识》《科学画报》《化石》《考古》《摘译》等五花八门的杂 志。     ??1977-1978是我学习技术的最幸福时光。那样的学习工作条件,可能今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