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修复概述教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大型养殖厂畜禽饲料、畜禽粪和商用有机肥中的Cu、Pb、Zn和Cd的含量都较高,长期使用将造成严重的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问题。 * * * * 化肥 建国初到2005年,化肥用量从1.3万吨增加到4146.4万吨,增长了3000多倍。 2005年化肥用量中,氮肥2126.5万吨,磷肥690.5万吨。 农业高强度投入 浙江省化肥用量持续超过90万吨(纯养分),每公顷耕地用量达到了570多公斤,远远超出了国际上认可的维持土壤持续利用所允许化肥用量临界值(225公斤/公顷),氮肥利用率仅3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50%-60%相比差距很大,每公斤氮素的水稻生产力不及产量水平相当的日本和韩国的1/2。 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动态 浙江省每公顷播种面积化肥用量变化动态 浙江省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与 世界若干国家比较(2005) 部分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 有害有毒固体废物(即危险废物,包括医院垃圾、废树脂、药渣、含重金属污泥、酸和碱废物等) 无毒无害固体废物(不含放射性物质的粉煤灰、建筑垃圾等)。 固体废物是固态或半固态废弃物的总称。三大类: 其中前两类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土壤污染的危害 造成减产、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导致食物品质下降 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导致其他环境(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第四节 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决定土壤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土壤的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时,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危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食物链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土壤的净化能力是指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生物和化学降解成为无毒物质;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螯合、氧化还原等作用转化为其它物质,被土壤牢固吸附,不被植物利用。 一、土壤组成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一般认为,土壤中某污染物的水溶态或交换态有效浓度越大,其对生物的毒性较大,而专性吸附态、氧化物态或矿物固定态含量越高,则其毒性越小。 粘粒矿物 有机质 土壤生物 吸附作用 静电吸附和络合(螯合)作用 土壤组成 降低、消除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机制 (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作用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允许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由定义可知,土壤环境容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物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量之差。 二、土壤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1、通过影响土壤组分和污染物的电荷特性,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和络合解络平衡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 2、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氧化还原性质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主要影响沉淀溶解、变价元素。 三、土壤污染的定量化 如何判断土壤受到了污染?污染严重程度多少? 方法: 1. 定量方法 生物--土壤系统法 化学法 背景值法 土壤污染指数法 生物-土壤系统法:以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污染物后,其可食部分污染物含量达到食品卫生标准,或产量因污染而减少10%时的土壤污染物浓度为土壤污染临界值,超过该值为污染; 化学法:是在生物--土壤系统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利用“土壤污染临界值”的概念,直接取其“临界值”的测定方法与指标(土壤全量或有效量),判断土壤是否受污染,或进行污染等级的划分; 背景值法:建立在环境背景值的统计基础上,能反映出环境变异的数量特征(以土壤背景值加二倍标准差为临界值)。在实践中使用较多。但不能反映出生物适应能力因环境和自身长势而变异的影响; 土壤背景值: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 学元素组成。 土壤污染指数法:按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土壤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与其污染临界浓度的比值)来划分污染程度。 即当加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此时才能被称为污染。 土壤污染“定量化”概念: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的功能和保护目的,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三类: 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它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值;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将土壤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