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蜇伤处理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水母蜇伤的诊疗 即墨市中医医院内科 孙翠凤 * 近年来我们频频听到水母蜇伤、蜇死游泳者的报道闻,上周再发一例在校大学生在青岛海水浴场被水母蜇伤后死亡的案例。说明水母对人极其危险,但大多数人对其毫不知情,这说明有关方面宣传不够。今天,在此交流一下被水母蜇伤的处理。 * 一、 概述 水母蜇伤是由于人通过皮肤接触水母(又称海蜇),因急性过敏和中毒反应而引起的皮肤局部或全身反应性疾病。 * 水母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水母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 二、临床表现 患者轻度蜇伤仅出现局部症状,重度蜇伤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和/或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一)局部症状:蜇伤后立即有触电样刺痛感,数分钟内出现瘙痒、麻痛或灼热感,局部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样损害,呈点线状、条索状分布,有的呈鞭打样。 * 严重致伤或有过敏体质者,可出现水疱、大疱、瘀斑,甚至表皮坏死等,且剧痛难忍,继而全身皮肤潮红、奇痒等。症状常在2-3天后开始消退,1-2周可痊愈。 * (二)全身症状:重度蜇伤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相继出现全身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患者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量泡沫样痰等急性肺水肿表现。 2.神经系统:不适、头痛、冷或热感、眩晕、运动失调、痉挛性或弛缓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谵妄、晕厥、虚脱或休克等症状。 * 3.循环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过敏反应、溶血、心律失常、心率减慢 、低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4.运动系统 :表现为弥漫性肌痛、关节痛、背痛 、肌肉痉挛及腹直肌强直等 。 * 5.消化系统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 、吞咽困难及唾液分泌等。 6.其他:如眼结膜炎、球结膜水肿 、角膜溃疡、流泪等。 * 三、诊断标准 患者具有明确的水母接触史,根据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 (一)轻型病例:患者仅有局部皮肤反应。 (二)重型病例:除皮肤局部反应外,患者出现其它任何脏器系统损害者即可诊断为重型病例。少数病人病情发展迅速,10余分钟至6小时之内突然出现急性肺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者患者突然死亡。 * 被水母蜇伤者重者浑身是血,疑似被鲨鱼袭击 * (三)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患者有发生并发症并转为重症病例的可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积极救治: 1.有过敏体质者; 2.大面积皮肤损伤、皮肤反应程度较重者 3.体温≥38℃者; * 4.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吸氧时血氧饱和度≤95%; 5.血压下降; 6.心律失常; 7.恶心、呕吐者; 8.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者。 *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时,须检查以下项目: 1.血常规检查; 2.胸片检查; 3.心电图检查; 4.血气分析。 患者病情变化时,要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复查。 * 四、治疗原则 (一)局部处理: 患者接触水母后要立即上岸,用海水冲洗蜇伤处,勿用淡水冲洗。用干布、干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救护者应戴手套,以免被蜇伤。患者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局部用5%—10%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明矾溶液)冷湿敷,每次半小时以上,每日可数次。也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或局部涂擦激素类软膏。 * * (二)常规治疗: 除对患者进行局部处理外,要及时应用抗组胺药,如口服扑尔敏或肌注苯海拉明,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亦有效,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 (三)对重症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立即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出现下列症状之一者,要尽早使用呼吸机。 1.出现严重呼吸窘迫症状,呼吸频率≥35次/分;或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2.充分氧疗后、血氧饱和度<90%时; * 3.患者出现泡沫样痰,肺部听诊出现哮鸣音、湿性啰音,X线胸片出现弥漫性浸润改变者; 4.患者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症状。 * (四)对症治疗: 1. 对症予以止痒止痛降温等治疗,预防和治疗继发性感染。 2.控制心律失常: a、窦性心动 过速,可用β1—受体拮抗剂; b、心动过缓与窦房阻滞可静注阿托品。 c、出现心衰时用速尿 ,一般不用强心药。 * 3.心跳骤停抢救: 立即行心脏胸外按压; * 过敏性休克应及时抗过敏抗休克治疗,立即应用甲泼尼龙静注,适当应用升压药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维持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