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体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散文文体文风改革 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是指一种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新型散文。古文运动是唐贞元、元和年间(785-820)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场散文革新运动。 从贞元到元和的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所谓的“古文运动”。 第一节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一、古文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古文运动到中唐时达到高潮,这个高潮的兴起,是有着重要的社会原因的。 (一)从政治上看,“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面临的社会矛盾步步加深。韩愈《平淮西碑》曾说“河北骄悍,河南附起”。藩镇割据称雄,自行其事,与唐中央政府抗衡。 第一节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二)从经济上看,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富者兼地万亩,贫者无容足居” 。 以韩愈为代表的复古主义思潮,在贞元时期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正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内来挽救这个严重的危机,促进“中兴”局面的出现,从而加强和巩固李唐王朝统一思想的封建帝国统治。古文运动兴盛,此即是其客观原因所在。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一、唐代骈文的发展: 六朝的骈文之风一直延续到了初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考唐贞观以后,文士皆沿六朝之体,经开元、天宝诗格大变,而文格犹习旧规。元结与孤及始奋起剪除,萧颖士、李华左右之,其后韩柳继起,唐之古文,遂蔚然极盛,斫雕为朴,数子实居首功。”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初盛唐时,还是骈文占首位的时代。但是初盛唐有代表性的作家,虽用骈体,但是仍然写了一些可以称道的好文章,如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卢照邻《释疾文》、李华《吊古战场文》,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章。 在初唐四杰等人的努力下,到了玄宗朝,出现了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説、苏颋的骈文,张説作文“用思精密”,“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此外,还有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与韩荆州书》。 《与韩荆州书》: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再者,追随苏颋、张説作文趋势的还有陆贽。陆贽是唐代宗、德宗时人,曾经代皇帝起草制诰,并写过很多有名的论谏奏议的文章。在写文章上他利用“运单成复”的手法,用散文的风格写骈文,既保存了骈文排比铺张、句式整齐的特点,又有明白晓畅的新气象,使骈文进一步解放。如《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有一段“夫国家作事,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以私奉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故燕昭筑金台,天下称其贤;殷纣作玉杯,百代传其恶。盖为人与己之殊也。”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二、初盛唐时期的文章复古倾向: 早在天宝末年,李林甫专权,文人已经普遍感到“盛世危机”,安史之乱后,广大的文人士大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章之道与政通”,为了挽救衰败的时局和伦理道德,必须复兴儒学、仁政。在开元天宝之际的萧颖士、李华,都主张文体复古,之后的梁肃、柳冕则是总结前人创作,探讨文与道的关系,认为“圣人之道,犹圣人之文”。此外,还有颜真卿、独孤及等等,他们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关头,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复古理论,也写了大量经世致用的散文。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首先,最有特色、成就最大的是元结。他的散文创作有意排除初盛唐骈俪的风气,力求创新。在文风上讲究“目不随人视,耳不随人听,口不随人语,鼻不随人气。”主张用“我鼻、我目、我口、我耳”写出“我云、我山、我林、我泉”。宋代董逌说“余谓唐之古文由结始,至愈而后大成也。”(《广川书跋》)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萧颖士写文章以六经为准则,主张“雅颂遗风”。李华的文章也提倡“六经之志”,“道为文本,文切实用”。独孤及主张“先道德而后文学” ,他的门人梁肃(743-793)推崇儒学,文学复古的思想很有时代特色,他总结了前人的创作,提出了系统的文章发展理论。他说:“唐有天下几

文档评论(0)

zefm2pj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