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文学史串讲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我是猫》的艺术特点: 第一,幽默讽刺的风格。在辛辣地嘲笑人类社会和人类灵魂的污秽时,使人们在深刻的反省之余感到一种手足无措的狂喜。作品中充满漫不经心的戏谑笑谈,可是在调侃中不乏针砭时弊的愤怒,在油滑中深含着人生的感叹与悲哀。这种入木三分、新颖独特的嘲讽艺术,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罕见。   3、《我是猫》的风格留有作者学习汲取英国18世纪小说中讽刺艺术的痕迹,行文中也运用许多不同的汉语词汇、历史典故和格言成语。 第 三 章  近代文学 第三节 泰戈尔 1、泰戈尔主要作品   《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吉檀迦利》是印度语“奉献”的意思。这部优秀的宗教抒情诗集,基于诗人宗教哲学的泛神论思想,通过对神的礼赞,表达了美好的生活理想。诗人歌颂了具有悠久优秀文化的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了自己的爱国热忱。诗中还热情描写了祖国那些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民,流露出“泛爱”的人道主义理想。   戈拉的形象及其意义:戈拉是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典型。戈拉的性格是矛盾的。他持有宗教偏见,错误地认为只有无条件地遵守印度教的一切传统,群众才不会忘记印度光荣的过去,才不会崇洋媚外,才不会失去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因此他为印度教的一切传统,包括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妇女无权等落后反动传统辩护,并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印度教的教规。最终,现实教育使他放弃了偏见,树立了为全印度人民造福的思想。戈拉终于认识到:印度人民要独立,就要同时反封建,就要冲破种姓制度的束缚,不分宗教信仰,团结一致才能战胜敌人。 第 三 章  近代文学 2、《戈拉》的艺术特色 第一,故事情节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的,戈拉的爱国激情促使他和殖民主义者洋奴买办间不断发生冲突,他的宗教信仰也使他和他的亲属、他的内心、他的爱情不断发生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第二,小说不但塑造了戈拉、苏查丽妲等形形色色的动人形象,在情节、布局、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首先,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其次,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再次,优美的抒情格调。具有诗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小说心理描写也很成功。 第 三 章  近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日本文学   新感觉派 :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14名年轻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当时著名评论家千叶鬼雄在读了《文艺时代》创刊号后,发表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的专论,对该派作家感觉之“新”进行了肯定。于是,新感觉派由此得名。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立体派、未来派等先锋艺术风格的影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该派中的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还为文学史留下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品。 2、朝鲜文学   李箕永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故乡》。 3、印度文学   穆克吉·安纳德代表作是《不可接触的贱民》。   克里山·钱达尔的长篇小说《失败》。 第 四 章  现代文学 4、阿拉伯文学   “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   “埃及现代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其卓越代表。塔哈·侯赛因的自传体小说《日子》被誉为阿拉伯地区现代文学的典范。 第 四 章  现代文学 第二节 普列姆昌德 普列姆昌德主要创作   1、《戈丹》的思想内容:小说通过何利个人的苦难史,反映了当时印度农村 广大农民的苦难史。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农村,不仅政治上无独立自由 可言,广大农民还深受封建主义的种种压迫。地主老爷、村 中头人、高利贷者、资本家、警察局、法院、传统礼法、宗 教桎梏,无一不是针对广大贫困农民的统治机器,他们不仅 榨干了农民的汗水,还变相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小说揭露 和批判了印度封建农村这些形形色色的压迫者和剥削者的丑 恶嘴脸,以反映他们吃人的本质。 第 四 章  现代文学   2、何利的形象:  何利是印度封建农村中受苦农民的典型。他的遭遇代表了印度普通农民的悲惨 命运。他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宁肯自己受损失,也不让别人吃亏。对什么事 他都肯忍让。他终生受着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压迫和剥削,甚至变相卖女儿,至死 也不明白自己受苦的原因。由于宗教思想的束缚,他还相信宿命论,认为“命中 注定享福的才能享福”。他胆小怕事又很软弱,害怕地主和官府,无力反抗社会 压迫,凡事逆来顺受。他一生梦想买一头奶牛,终未如愿,也毫无怨言。他的遭 遇是印度广大农民贫苦生活的缩影。他的破产死亡是印度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作者借此无情鞭挞了农村统治者、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婆罗门祭司等无恶不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