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名著导引》3.4浮士德.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歌德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歌德作品 1600首诗歌 5部戏剧 3部小说 政论文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 体裁: 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 维特 绿蒂 浪游者之夜歌(一) 一切的峰顶 沈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着罢:俄顷 你也要安静。 梁宗岱 译 二、《浮士德》赏析 长篇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它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1831年完成。1831年8月83岁高龄的歌德,终于完成了《浮士德》一书的第二卷。第二年3月28日,这位文学匠在安乐椅上安然离去。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 《浮士德》概括了歌德世界观发展的全过程,也概括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发展的过程,是一部具有历史总结意义的史诗性的作品。 《浮士德》主要内容: 1、浮士德与自然欲望 2、浮士德与扩张的“自我” 3、神性和魔性的永恒矛盾 4、“近代人”的性格框架 * * 图片链接:歌德像 图片链接:歌德故居 拓展资源链接:《歌德谈话录》 “歌德是站在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弗里得里希·恩格斯??? 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 《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 《葛兹·封·伯利欣根 》 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 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仟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 1774年发表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第一部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小说是歌德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其他见闻写成的。 图片链接:《少年维特之烦恼》插图 维特的烦恼: 1 .爱情的烦恼 2. 事业的烦恼 3. 社交的烦恼 “这样子我们消磨了一个晴和美好的夏季,像是一首纯粹的德国风的牧歌似的丰饶的田野构成散文诗的部分,而我们间的纯洁的爱构成韵文诗的部分。在布满清露的早晨,我们悠然自得地在黄熟的玉米田间漫步,云雀的歌声和鹌鹑的鸣声像音乐似的,极为悦耳。” 《少年维特之烦恼》 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这是个感伤、纵情、失意的爱情故事,它深深感动了欧洲人,使整整一代青年人追慕维特的衣着及其为绝望的爱情而忍受的痛苦,而且其中一些人(数量多得令人惊讶)甚至以自杀作为最后的出路。 ——《欧洲文学背景》 女主人公:绿蒂 术语链接:维特热 维特热 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在德国乃至欧洲兴起的一股效仿维特的热潮。小说主人公维特作为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怀抱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绝望中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那些不满现实、渴望美好、试图寻求人生价值的青年从维特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狂热的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风靡整个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他们甚至效仿维特穿着蓝色燕尾服、黄背心,脚登皮靴,更有甚者也轻生自杀。歌德为此心痛不已,再版时写了一首诗印在卷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维特热表明歌德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德国文学第一次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图片链接:《歌德在罗马平原》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达到顶峰,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德国的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为典范,追求庄严肃穆、单纯宁静、完美和谐。代表人物是晚年的歌德和席勒,1794年至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