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绩效研究财务及市场指标的比较分析.doc

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绩效研究财务及市场指标的比较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绩效研究* —— 财务及市场指标的比较分析 雷良海* 张双全* (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 200093 ) 内容提要 文章以1999年年报中提供分行业资料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多角化程度同财务绩效指标、市场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多角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收益率;随着多角化程度的增加,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有所下降,而市场绩效指标却有所上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多角化经营 财务绩效 市场绩效 1 引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以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实行多角化战略,利用多角化经营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绩效。 在我国,企业多角化的实践主要从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出现。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过渡,一些企业开始主动追求多角化,多角化经营从为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或为解决资源型产业枯竭后的转移问题,逐步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在多角化的研究中,多角化经营与其绩效的关系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在国外,许多学者对企业多角化经营及其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按绩效主要衡量指标的不同,可分为:财务指标法、市场指标法。 运用财务指标法,鲁迈特(Rumelt)于1974年进行的研究表明,企业向与核心能力相关的产业有限的多角化经营会提高企业的业绩,而过度多角化则会由于对核心能力的延伸作用或资源共享等协同作用降低而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格朗特(Grant)等在1988年则提出,公司财务绩效与其涉足业务单元的数量在一定限度内呈正向变动关系,但超出这一界限两者之间则呈反向变动关系[2]。阿密特(Amit)和里弗拉特 (Livnat)于1988年的实证研究表明,纯财务目的的多角化经营可以减少现金流波动和降低经营风险,但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比较高。他们的研究还表明,从事多角化经营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这一点对无关多角化经营的公司尤其明显。 市场指标法主要从市场对多角化程度变化的反应及市场收益率、市场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多角化经营的绩效。莫克、歇雷弗和维西里(Morck, Shleifer,Vishny)在1990年的研究表明80年代市场对非相关的并购行为作出负面的反应,但对70年代则未作出负面反应[3]。柯蒙特(Comment)和捷瑞尔(Jarrel)1995年对1978-1989年间美国上市公司在经营方向集中化趋势的实证研究发现集中化程度与超额股票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营方向的集中化会有效提高公司股票收益率和公司价值,但多角化经营并未明显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对内部资金市场的利用[4]。博格(Berger)和欧菲克(Ofek)1995年通过比较企业经营业务单元应有总价值和公司实际价值发现,由于企业多角化经营中的过度投资和交叉补贴等原因,1986—1991年间多角化经营平均带来13%—15%的损失,但损失因多角化的税收效应而减少了[5]。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采用托宾的Q值及其所反映的市场价值来研究多角化经营的价值。如Larry H.P.Lang和Rene M.Stulz在1994年采用不同方法对公司多角化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研究都显示,整个80年代Tobin的Q值与企业的程度多角化呈负相关关系,且实施多角化经营企业的Q值要小于可比较的其它企业组合的Q值,选择多角化经营的企业的业绩比未选择多角化的企业要差,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Q值比它们所在产业所有企业的平均Q值小[6]。 在我国,对企业多角化经营绩效的研究也多从财务绩效角度进行。尹义省(1996年)分别对90年代初我国500家最大企业和股票上市公司的抽样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大型企业已有明显的多角化经营趋势,低度多角化有较好效益,相关多角化次之,高度多角化和无关多角化效益最差[7]。朱江(1999年)对我国上市公司1997年多角化经营业绩实证研究的结论则是多角化的程度与其经营业绩之间整体上并无显著因果关系,多角化经营虽然未伴生出较高利润水平,但却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利润水平的大幅波动[8]。 本文以1999年年报中提供分行业资料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应用计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多角化程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多角化经营绩效研究的理论回顾;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和绩效评价指标说明;第三部分是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第四部分是计算结果及其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说明。 2 研究方法和绩效指标说明 2.1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了如下的定量分析方法。 2.1.1方差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