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嫦娥形象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的嫦娥形象初探 嫦娥奔月,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一段神话故事。“昔嫦娥以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 奔月为月精。”1这是有关嫦娥神话故事的最初记载。英国人类学家马林斯基说:“以原始 的活的形式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矛盾先生又把这些 实体的存活方式分为二种:一是经过修改进入太古历史的;一是绝对不能附在史事的神话 ,保存它们的责任就落在文学家的肩膀上。2嫦娥故事就属于后者,是文学家的笔赐予嫦 娥永恒的生命,使它流传至今。据本人的不完全统计,有关超额的诗词历代以来不下60 首,此外,在其他的作品形式如戏剧戏曲的《嫦娥奔月》著名的就有剧作家吴祖光先生的 剧本和香港温志鹏先生的剧本、3寓言有《战国策 楚策四》中的《不死之药》、甚至在 现代作家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奔月》郭沫若的童话剧《广寒宫》中,作者们也从不 同的角度刻画出嫦娥形象。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嫦娥是一名副其实的“活下去的实体”。 本文主要根据古代诗词中的嫦娥形象,探讨这一形象的内涵和其魅力所在。 一、古代诗词中的嫦娥形象面面观 嫦娥奔月作为后羿故事的一部分,民间对嫦娥本身形象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 度:其一认为嫦娥是该受谴责的叛夫者形象。其二则认为是一位救天下百姓于疾苦的深受 人们尊敬的女神。4千百年来,人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的补充、完善、发展嫦娥形 象,使其内涵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现试归纳为以下几种: 1、嫦娥盗药出人间,藏在月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竟容奸。 诗人用简练的语句概述了嫦娥窃药的罪行,并通过其丈夫后羿遍寻无觅处的辛劳行 为为补充,指责天庭竟容纳这样一位犯奸的女人,笔触辛辣犀利。与孟郊的诗相比,李商隐的《嫦娥》的谴责意味就显得比较含蓄,诗人是以嫦娥偷吃不死药,虽然成仙,却尝尽寂寞为喻,嘲讽封建同志阶级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诗中极写超额奔月后的孤独与幽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面对苍苍云海,茫茫青天,嫦娥是在悔恨自己对丈夫的不忠呢,抑或在悔恨对人间的草率摈弃,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以自责的口吻使诗歌显得含蓄而深刻。李商隐的另一首《寄远》云:“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陈陶的《海昌望月》亦云:“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在他们看来,“嫦娥捣药无穷已”“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都是对她的私自奔月的一种惩罚。对嫦娥的谴责绝不是诗人的浪漫的凭空想象,而是有一定的民间故事为基础的。《搜神记》卷十四载有:“娥岁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娥即嫦娥。而且《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后汉书 天文志上》刘昭注引《灵宪》中,豆油关于嫦娥奔月后边为蟾蜍的记载,把嫦娥变成丑恶的蟾蜍无疑是对嫦娥的谴责、唾骂。当然对嫦娥形象的态度也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紧密联系的。在以三从四德维凯摸为女子生活的楷模的年代,诗词中的嫦娥是不可能被作为一个敢于反抗、叛逆的英雄而被赞美的,而是“无穷无尽的寂寞紧紧追随着她,作为严酷的惩罚,来处理这位叛夫的不忠 的妻子。5这种谴责的态度是封建文人对嫦娥形象的主要态度。 2、超额,在封建文人们看来是名副其实的叛夫者该受惩罚。但一旦真的用孤苦伶仃、青光为伴的寂寞生活作为惩罚时,人民的同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李白的《把酒问月》云:“白兔捣药无穷已,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用一问号,显示了他对嫦娥孤栖月中无人做伴的寂寞的无限同情。杜甫也有《月》云:“斟酌嫦娥寡,天寡耐九秋”,孤苦的嫦娥要独自抵御多少个寒秋呀。一个数字“九”足见杜甫对月中嫦娥“独立寒秋”的理解和同情。罗隐《月》云:“嫦娥老大应惆怅,独倚苍苍挂一轮”,陆畅诗云:“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他们基于对嫦娥孤独寂寞的生活的理解展开想象,用“惆怅”“断肠”这种极写人间失意落寞的词语,表现他们对嫦娥不幸遭遇的感同身受。无疑,这些诗不是专以描写嫦娥形象而作,“写诗的人往往为表达某个观念而寻找形象”6因此,当热门内心要表达某种观念时会去寻找与此观念相统一的形象,而诗人们寂寞嫦娥则恰恰是他们同情心的最好选择。 3、羡慕月中不受管辖的自由生活并向她倾诉耐心秘密。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识的朦胧觉醒,嫦娥这种逃离丈夫只身奔月,在月中过没有神权、夫权管辖的仙人生活自然深受诗人们的羡慕,尤其是元明清时代的女诗人,更是羡慕不已。元代女诗人张玉娘词《水调歌头 次东坡韵》云: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桂殿风香暗渡,银床罗袜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 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安得云环香臂,飞入瑶台银阕,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当然是指对嫦娥能够窃药奔月的向往之词。诗上阕极尽假想月宫中的豪华气象与

文档评论(0)

liang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