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第一章 药膳学的慨念及发展简史第一节 药膳学的概念及内容一、药膳学的基本慨念(一)药膳与药膳学中医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地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品,既能果腹及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保持人体健康、调理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辅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等作用,因此,中医药膳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十分重视的膳食。中医药膳学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医药膳的应用随着“药食同源”的观念,与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同步,但近些年来才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医药膳学的形成,预示着中华民族的药膳文化将得到深入地研究、发掘、发展、传播,进而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有益的贡献。(二)药膳与食疗药膳与食疗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药膳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保健防病作用的特殊膳食,从膳食的内容和形式阐述膳食的特性,表达的是膳食的形态概念;食疗是指以膳食作为手段治疗疾病,其从膳食的效能作用阐述了这种疗法的属性,表达的是膳食的功能概念。《周礼·天官志》明确规定食医的职责是调配帝王的“六饮、六膳、百馐、百酱”。既是掌食的医官,显然须运用具有治疗预防作用的膳为帝王调摄健康。《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孙思邈力主食养。其《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专门论述食养食治。他创制了很多药膳名方,提出了很多食养食治原则,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治与药治同样重要,而且推荐首选食疗。显然,孙氏对食治的推崇,大大推进了药膳的发展。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则在药膳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所著《饮膳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元代以前药膳食疗之集大成者。书中对药膳疗法、制作、饮食宜忌、饮食卫生及服药食忌、食物相反、食物中毒和解毒、过食危害等均有详细记载。同时,也收载和创制了不少优秀的药膳方,其中抗衰老药膳方29首,治疗其他疾病的药膳方129首,对保健药膳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第一节 药膳的特点一、历史悠久二、隐药于食三、辨证配伍四、注重调理五、影响广泛第二节 药膳的分类一、按药膳功效分类1.解表类:用于疏解在表的外邪,或用于透疹发表,如生姜粥、姜糖苏叶饮、芫荽发疹饮等。2.清热解毒类:用于邪热内盛,或暑热中人,或阴虚内热诸证,以清解热毒,或滋阴除热,如石膏粳米汤、决明子饮、鱼腥草饮、西瓜汁、二母元鱼等。 3.泻下类:用于里有热结,或肠燥便结证,以泻热通便,润肠通便,如芒硝莱菔汤、苏子麻仁粥等。4.温里祛寒类:用于寒邪内盛,或阳虚寒邪内生,或寒滞经脉,以温中祛寒,温阳救逆,温经散寒,如黄芪建中鸡、川乌粥、姜附烧狗肉等。5.祛风散邪类:用于风寒湿诸邪留滞经脉关节等证,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止痛,如白花蛇酒、豨莶根炖猪蹄等。6.利水消肿类:用于水湿潴留,湿热蕴结诸证,以渗利水湿,通淋退黄,如赤小豆鲤鱼汤、滑石粥、田基黄鸡蛋汤等。7.化痰止咳类:用于痰浊留滞,痰饮内聚诸证,以化痰消饮,止咳除嗽,如半夏山药粥、昆布海藻煮黄豆、白果蒸鸡蛋等。8.消食健胃类:用于宿食停滞,食饮不化诸证,以健脾和胃,导滞消食,如大山楂丸、白术猪肚粥等。9.理气类:用于肝气郁滞诸证,以理气疏肝,如橘皮粥、柿蒂汤等。10.理血类:用于瘀血阻滞,或出血诸证,以活血化瘀、止血,如红花当归酒、血余藕片饮等。11.安神类:用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心神不安,烦躁失眠诸证,以安神镇惊,如酸枣仁粥、朱砂蒸猪心等。12.平肝潜阳类:用于肝阳上亢,动风发痉诸证,以滋阴养肝,潜阳熄风,如天麻鱼头、菊花绿茶饮等。13.固涩类:用于阳虚卫弱,不能固护卫表,或不能固涩水液诸证,以温阳固表、温肾止遗,如生脉饮、金樱炖猪小肚等。14.补益类:用于气血阴阳虚衰诸证,以补养气血阴阳,如人参莲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乌鸡白凤汤、鹿鞭壮阳汤、清蒸人参元鱼等。15.养生保健类:本类包含各种保健药膳,如减肥降脂,有荷叶减肥茶等;美发乌发,有乌发鸡蛋等;润肤养颜,有珍珠拌平菇等;延年益寿,有长生固本酒、补虚正气粥等;明目增视,有芝麻羊肝、首乌肝片等;聪耳助听,有首乌鸡肝、狗肉黑豆汤等;益智健脑,有金髓煎等;增力耐劳,有附片羊肉汤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