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三、井下防治水 (六)堵 堵,即注浆堵水。将专门制备的浆液——堵水材料通过钻孔压入地层的裂隙、溶洞或断层破碎带,使浆液扩张、凝固、硬化,达到充填堵塞涌水通道、隔离水源的目的。注浆堵水方法简便,效果交好,是防止矿井涌水行之有效的措施。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1.矿井透水预兆 1)一般预兆 (1)煤壁“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水渗过小裂隙凝聚在煤层或岩石表面,而形成了小水珠。区别“假汗”,看新鲜煤壁。 (2)煤壁“挂红”。当积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时,上述煤岩壁上所挂之“汗”呈暗红色,故称为“挂红”。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 (4)出现雾气。当采掘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5)发出水叫声。有时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6)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 (7)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若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净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这是因为积水区常常有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出来的缘故。 (9)煤层发潮、发暗。原本干燥、光亮的煤层由于水的渗入,就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2、采掘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应采取的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3.透水时的安全措施 (1) 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2) 设法堵住出水点。 (3)迅速撤离险区。如果水势太猛,无法堵住出水点,也来不及加固工作面时,则应有组织地沿着预定的避灾路线迅速撤至上一水平或地面。 (4)避难待救。井下人员万一来不及撤至安全地点时,可找一独头上山,暂时避难待救。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4、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 *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关键一点还是要熟悉避灾路线,另外要知道避灾路线沿线,有没有独头上山的巷道,如果有的话,实在跑不过水,可以转到这样的巷道。王家岭,自救的重要性。 * * * * *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 曹思云 2014年10月29日 * * 内 容 一、矿井水灾的发生条件、原因及危害 二、矿井突水的类型 三、井下防治水 四、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 * * 一、矿井水灾发生条件、原因及危害 (一)矿井水灾发生的基本条件 水灾发生的基本条件 水源 涌水通道 大气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直接或间接影响矿井充水。 是地表积聚的水源,是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孔隙水:松软岩层空隙中的水、位于表土层,威胁井筒 裂隙水:坚硬岩层裂隙中的水 岩溶水:石灰岩裂隙或溶洞中的水,水压大、水量多 老空水:一般成酸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活水 死水 人为因素:顶板冒落裂隙带;地表岩溶塌陷带;钻孔 自然因素:空隙、裂隙、溶洞、断层 * * 一、矿井水灾的发生条件、原因及危害 (二)矿井水灾发生的原因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地表水(多为雨季降水)大量灌人井下,造成水灾。 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井巷接近老空积水区、充水断层、陷落柱、强含水层以及打开隔离煤柱,未执行探放水制度,盲目施工,或者虽然进行了探水,但措施不当。 3、井巷位置设计不当。如将井巷置于不良地质条件中或过分接近强含水层等水源,导致施工后,因地压和水压共同作用而发生顶、底板透水。如此案例国内曾有发生,但为数不多。 * * 一、矿井水灾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