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谈农村经济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淺谈农村经济的发展

浅谈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弱势 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使得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此同时,以城乡二元教育财政为代表的城乡二元教育发展体制,使农村教育资源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当前中国农村教育乃至整个农村的落后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有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多种原因。作为非人为且难以改变的自然环境等因素暂且不论,但人为的制度或体制因素,则有必要加以讨论,从可为之处来改善农村教育的不利处境。农村教育的落后当从农村经济上的贫困谈起。 一、农村教育落后——二元经济的掣肘 教育事业的发展依靠经济作为后盾,但在历史乃至今日的长期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制度下,农村资源受城市的剥削,发展被严重束缚。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发展重工业,实行各种福利制度,同时以“统购统销”、农业税等方式大量掠夺农村资源,却又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待改革开放后,业已严重落后的农村又饱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发展举步维艰。直至今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城乡间发展仍然呈两极分化。在此情况下,农村教育当然发展无力——因为二元教育财政下的农村教育几乎是自力更生。 1.城乡二元教育财政体制。在中国教育二级财政体制下,2001年之前农村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管理下放到乡镇一级①,本应由各级政府承担的经费投入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城市是财政出钱,农民是自己买单”。因为贫困地区乡镇的财政收入几乎都依靠农业税,因此农村教育负担就转嫁到农民身上。在农业税之外还要缴纳教育费附加等,最后还需缴纳义务教育的学费,农民实际负担了义务教育的大部分成本。即使在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在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指标上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义务教育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入都大大低于城市,其差距的幅度在39.14%~70.52%,两者相比差距比较大。 2001年国务院提出基础教育要“以县为主”,②但在此政策下,大量实地调查均显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无力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财政根本无力承担确保农村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在此政策影响下,城乡教育依然呈现二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2003年,农村普通中学生均经费支出1210.75元,比上年增长了7.22%,仍只有全国普通中学生均经费平均水平的55.89%;农村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058.25元,比上年增长了10.97%,也只有全国普通小学生均水平的81.68%,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平均水平为1159.21元,而农村地区平均为1035.27元;全国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平均水平为1296.13元,而农村地区平均为1101.32元。农村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二元经济发展政策下被盘剥致贫的农村,教育上依然囿于城乡二元制度而难以发展。城乡有别的二元制度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节节落后。我国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与城市相比,无论是在校舍建设、试验设备和图书,还是师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 2.农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同时上级财政支持乏力,导致农村教育设施水平普遍较低,与某些兴建“豪华小学”③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农村地区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修缮,致使危房发生率持续增加,并在很多地区酿成了严重的后果。笔者2011年5月调查的河南南部某乡镇中学里,仍沿袭十年前的教学条件,没有图书室,没有电教化设备,甚至连早已破损的黑板都没有更换过。而当地一所农村小学情况则更甚,已使用逾二十年的教室没有资金修缮,学生就在危房里上课。其附近的一所小学几年前曾因危房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 农村教育在硬件方面严重落后于城市,软件——师资也同样如此。有学者对广西桂林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城乡教师素质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及优秀教师比例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现有学历及第一学历均普遍较低,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优秀教师匮乏,等等。因为农村的低福利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吸引优秀师资,导致大量外流。基础设施和师资这两个核心条件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水平。 因为升学考试的需要和师资的匮乏,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数外”等“主课”外的其他课程得不到重视,导致农村学生在后继教育中的落后。这只是学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fk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