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第11课.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生活 27% 政治生活27% 文化生活18% 生活与哲学28% 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试题背景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应用范围】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 【应用范围】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的八荣八耻、法制、民主、平等、科学、竞争、市场、环保等意识形成与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例题: 精练 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应用范围】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世界观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之一。 【方法论要求】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应用范围】识别的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 1、【世界观内容】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2、【方法论要求】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适时调整生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使上层建筑适合先进的经济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 (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原理〈唯物史观之群众观〉 1、【世界观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社会发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①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 性质: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解决方式: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 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解决方式: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③关于我国现阶段的改革: A.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历史的 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世界观)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 (1)人民群众的概念: (2)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原理) (1)党的群众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C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D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B 、“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