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rufang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下血管清晰可见 清扫Ⅰ~Ⅱ组淋巴结后 清扫锁骨下脂肪淋巴结组织 术后随访 手术中 手术后 术后随访 外形观察:双侧正常乳房的大小、位置和外形对称。 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使之收缩而产生相应的皮肤点状凹陷 酒窝征 。观察皮肤凹陷时取坐位,双臂交叉于颈后或前俯上半身或抬高整个乳房时更为明显。 乳头:正常乳房的乳头双侧对称,其方向指向前方并略向外下。非哺乳期乳头糜烂脱屑,乳晕周围湿疹,考虑湿疹样癌 Paget病 。 乳房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广泛发红、充血水肿警惕炎性乳癌。癌细胞侵入乳房浅表淋巴管引起癌性栓塞,可导致淋巴水肿而使乳房皮肤呈现“桔皮样”改变。 乳房检查方法——视诊 乳房检查方法——触诊 端坐位 乳腺分为中央区(含乳头及乳晕)及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四个象限。触诊方法是手指和手掌平放乳房上,以指腹轻施压力,来回滑动或触按检查。不能抓捏乳腺,以免造成误诊。要循序检查乳腺外上(含尾部)、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区。一般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腋窝淋巴结:右手扪查左腋,左手扪查右腋。 乳房检查方法—活组织病理检查 1、针穿剌细胞学检查 2、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活检 乳房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 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导管造影术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MRI 乳腺导管内镜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31%左右,近年呈不断上升趋势。 * * 腋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约为25%,程度不同。 严重的淋巴水肿可能继发感染、甚至淋巴管肉瘤。 目前,腋淋巴结清扫后的水肿淋巴水肿重在预防,若不重视预防,淋巴水肿常进行性发展。重度的淋巴水肿尚无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 多见于20-25岁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与之相关 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极少发病 一、乳腺纤维腺瘤 第四节 乳腺肿瘤 单发、圆形或椭圆形的乳腺肿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不与邻近组织粘连,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肿物增长慢 在妊娠期、哺乳期可因雌激素水平增高,剌激其迅速生长 鉴于其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并作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临床表现及治疗 乳腺纤维瘤的X摄像片 多见于40~50岁中年妇女 绝大多数(75%)病变发生于乳晕下扩张的乳管内(壶腹部) 乳头状瘤一般较小,突入管腔,富含薄壁血管,故容易引起出血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血性溢液常为首发症状 一旦瘤体或血块堵塞导管,可引起疼痛 因为瘤体较小,体表较难触到 对有乳头溢液,乳晕下触到小结节,多可确诊 有条件作乳腺导管纤维镜检或乳腺导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临床表现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影像 乳腺导管造影 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 对不能触到结节者,应循序轻压乳晕周围,根据乳头排血开口,找到患病乳管,插入细探针,沿探针切开乳管,找到肿瘤,连同邻近组织一起切除 必要时可作单纯乳腺切除术 若病理证实有恶变,则按乳癌手术 治疗 三、乳腺癌 已成为妇女肿瘤首位常见病 临床上以中年(45岁~55岁)最多 病因与性激素紊乱有关 高危因素 月经:初潮<13岁、绝经>55岁 未婚、未育或未哺乳者发病率较高 生育年龄:第一胎>35岁、>40岁未孕 哺乳:哺乳时间长短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产次:产次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家族史:3~8倍于正常人群 5%~10% 乳腺癌与BRAC-1,BRAC-2基因突变有关 其他:肥胖、高脂饮食、电离辐射、药物等 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病理类型 非浸润性癌 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腺管或腺胞基底膜 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 早期浸润癌 早期浸润性原位癌:癌细胞突破末梢腺管或腺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未超出小叶范围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已经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 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 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湿疹样癌 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腺癌。此类型占乳癌的多数,分化程度低,预后差 病例类型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皮肤、胸筋膜和胸肌 血液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骨、肝。在骨转移中,则依次为椎骨、骨盆和股骨。好发血行转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学特征,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淋巴转移: 腋窝淋巴结转移60%,其原发灶大多 80% 在 乳房的外侧象限; 胸骨旁淋巴结转移30% ~35% ,其原发灶大多 70% 在乳房内侧象限 ①酒窝征:侵犯Cooper韧带使之收缩,使皮肤凹陷 ②乳头内陷:深部的癌肿侵犯乳管,牵拉乳头回缩 ③“桔皮样”改变:癌肿阻滞皮内和皮下淋巴管 ④固定:癌肿侵犯胸壁和胸肌,可使之固定 早期为乳腺的无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