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及乙嘧酚SC介绍.doc

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及乙嘧酚SC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及乙嘧酚SC介绍

白粉病的防治药剂及乙嘧酚SC介绍 浏览次数:42 日期:2012-01-16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前,国内在白粉病上登记的单剂有粉锈宁、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26个品种,复配品种有109个。这些药剂的不断推出至少说明了两点:(1)白粉病防治史是一个药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抗性发展快使许多优秀的杀菌剂丧失应用价值。(2)说明这许多药剂都有各自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是为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友所普遍接受和在各种作物上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太高。对中国农民来说难以接受。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限制,如何有效防治白粉病成了农民很头疼的问题,极大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我公司一直坚信:一个能得到农民朋友认可的好产品应该是高效、安全、经济三点兼备的,为了解决农民朋友的实际问题,我公司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筛选和试验研究,终于成功推出了专治白粉病的全新化合物乙嘧酚,经过全国各地的种植大户示范使用,所到之处反响特别热烈。它是当前最优秀的白粉病防治专用药剂,效果达到进口产品“翠贝”的水平,这是来自田间地头种植前线的农民朋友的评价和心声。 乙嘧酚开发的市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高效全新化合物、全新作用机理、保护内吸治疗铲除、专治白粉病,推荐剂量下防效达到90%以上。 (2)对作物高度安全,能促进作物生长,不存在其他产品引起的抑制生长发育、叶片果实畸形、结实率下降、药害等各种安全问题。本品对娇嫩的草莓依然安全。 (3)经济投入产出比高,进口产品质量,低于进口的价格。不仅是保产,还能增收。 产品特性: (1)基本特性: 农药通用名:乙嘧酚/ethirimol 商品名:乙嘧酚 外观:白色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 可燃性:不易燃。 爆炸性:不易爆。 毒性:25%乙嘧酚悬浮剂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低毒。无致癌、致畸作用。 (2)作用方式: 乙嘧酚为内吸性杀菌剂,能经叶和根吸收。 (3)作用机制: 通过叶片和根吸收,产生内吸保护作用。用于叶面喷雾,又可经叶吸收传导,可防止病害蔓延到新叶。作拌种处理,植物的根可从土壤中继续吸收药剂,因而在整个生长期中都具有保护作用。 (4)残留农药安全容许量(MRL,台湾地区)国际普通名称 普通名称 作物类别 容许量(ppm) Ethirimol 依瑞莫 小浆果类 2.0 Ethirimol 依瑞莫 瓜果类 2.0 Ethirimol 依瑞莫 核果类 2.0 (5)乙嘧酚降解的半衰期 在土壤环境中,根据外部环境不同,半衰期为1-20周。 在植物体内,半衰期约3天。 (6)安全间隔期 建议安全间隔期为7天。 优良性能: 1、 成分新颖独特 乙嘧酚的结构新颖独特,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化合物,它最早由英国的ICI公司于1968年开发成功,在欧洲及其它国家一直作为防治白粉病的当家品种使用至今。 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是国内独家生产企业。 从乙嘧酚的分子结构看,它是一个杂环类杀菌剂,杂环杀菌剂是当前化学农药的开发热点,尤其是含有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有四个明显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对人畜等温血动物毒性低;对鸟类、鱼类比较安全; 第二个优点是药效好,特别是对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杀灭效果好; 第三个优点是用量少; 第四个优点是在环境中容易降解,有些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2、 药效优良 经二年五地山东、江西、湖南、北京、浙江试验,25%乙嘧酚悬浮剂800-1000倍液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显著,在病害发生初期喷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