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诊断和治疗1.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聋诊断和治疗 耳聋对语言发展有何影响? 轻度耳聋:平均听力损失25—40dB。 对一般的说话声听取没有困难,对多人开会的场面会感到听话困难,较小的声音信息不易听到。婴幼儿有此程度的听力损失,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语言。 中度耳聋:平均听力损失41—55dB。 对普通音量的说话声感到听辨困难。发生的婴幼儿期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 中重度耳聋:平均听力损失56—70dB。 对大声说话听辨困难,不易理解,如发生在婴幼儿期可导致语言明显迟缓,且发音异常。 重度耳聋:平均听力损失71—90dB。 对大的声音可有声感,但不能分辨言语声,可导致语言障碍; 极重度耳聋:平均听力损失90dB以上。 语言障碍明显,不能通过听说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耳的组成与功能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聋的分类 传导性聋 病变在外耳或中耳,听力损失不超过60dB,传导性聋常见于下列6类疾病疾病: 外耳道堵塞病变:多见于外耳道肿瘤,耵聍栓塞,异物或闭锁等疾病。幼儿双侧外耳道闭锁与耳部畸形同时存在会影响语言学习。 中耳发育不良:以听骨链中断或畸形居多。 中耳炎症性疾病: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非炎症性疾病:常见者因咽鼓管阻塞的分泌性中耳炎。 耳硬化症:患者特点是缓慢的进行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常为两侧性, 外伤:可以引起鼓膜穿孔和听骨链损伤,从而导致耳聋。颞骨纵形骨折较常见。 耳部肿瘤。 二、感染性聋: 许多致病微生物感染,可引起内耳病损,导致耳感音神经性聋。常见有: 1,腮腺炎 2,麻疹 3,带状疱疹 4,水痘 5,细菌性脑膜炎 6,梅毒、爱滋病 7,其他传染病 三、药物性聋: 许多药物或化学试剂具有耳毒性,造成耳聋。常见有: 1,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红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 2,抗肿瘤药物 3,利尿药:速尿, 4,解热镇痛抗生素:阿司匹林,消炎痛 5,抗结核药: 6,其他药物—心脑血管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口服避孕药等。 6,重金属 7,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四、老年性聋: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进行着老化过程。累及听觉系统,出现听力减退,言语分辨失真时,是为老年性聋。 听力减退是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音域扩展,涉及主要言语频率时,引起听话不便。听力图呈有序下降。 绝大多数为感音性聋。 65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老年性聋目前尚无适当的治疗办法。 可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减少噪音损害,多吃蔬菜、水果等。 戒除不良嗜好,清除体内潜伏病灶,劳逸结 合,适当体育活动,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 不用或慎用耳毒药物。 五、噪声性聋: 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在工业、交通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噪声愈来愈严重,不仅直接损伤人们的听觉功能,而且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目前,噪声已被公认为世界性公害之一。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强度稳态噪声刺激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种缓慢进行的内耳听觉损伤,为噪声性聋。 噪声性聋基本症状有耳鸣、头痛及头晕等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及阶段后,即渐趋缓慢或停止,大多数在5—10年后基本定型。 目前尚无真正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有效措施是及时脱离噪声环境,停止噪声刺激,促使其自身恢复。 六、突发性耳聋: 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聋。可数分钟、数小时从轻度听力减退发展至严重耳聋。病变多在耳蜗和蜗后。病因不明,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有关。 突发性聋症状有耳聋、耳鸣、眩晕。 治疗方法: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组织供氧,多休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3个1/3:1/3可恢复,1/3可好转,1/3无变化。老年人,青少年效果差。耳聋,伴耳鸣、眩晕者效果差。 七、全身及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所引起的感音性聋: 全身许多系统、器官的慢性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耳蜗及蜗后听觉功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1,糖尿病 2,肾脏病 3,甲状腺疾病 4,循环生血系统疾病 5,免疫性疾病 6,营养性疾病 7,某些必需元素代谢障碍 耳聋预防 1,新生儿、婴幼儿的听力筛查: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测听、行为测听、CT、MRI。 2,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遗传疾病生育问题。 3,避免耳毒性药物及其他化学制剂、有害物品。 4,避免噪声环境。 5,积极治疗老年性疾病。 6,防治慢性全身疾病。 耳聋治疗 1、药物 2、手术治疗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