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诈骗防范手册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骗手册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手 册 14级计科二班班会 丢物诈骗 网络诈骗 车站诈骗 电话诈骗 防骗手册 定义: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特点: 1)一般选择单独行走的学生。 2)年龄20岁左右,学生打扮,假冒外 省名牌大学学生的身份进行行骗。 3)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直接接 触学生的行骗人员一般两至三人。 诈骗手段之社交类 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轻信花言巧语,易上当受骗。因此,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同学们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诈骗手段之择业类 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当前就业压力大、工作难找的现实状况,通过吹嘘自己有能力、有关系以及许诺高薪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而后又捏造需要“打通关系”、给“好处费”或者缴纳报名费等各种名义,向受害人索取钱物。同学们遇到此类情况时,要注意甄别,防止上当受骗。 诈骗手段之网络类 犯罪分子在网络上通过网站、QQ、网络游戏等途径,以销售电脑、手机、游戏卡点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物。由于大学生上网频率高,对QQ聊天、网络游戏的爱好高于常人,迷恋网络虚拟空间的人较多,故成为网络诈骗受害的高危人群。 诈骗手段之电话类 犯罪嫌疑人通过拨打用非正常手段(包括盗取大学生应聘时留下的个人信息等)获取的大学生电话,假冒老乡、同学、老师、亲戚等身份,虚构车祸、生病等事由骗取大学生或其家长的信任实施诈骗。 诈骗手段之短信类 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全国4亿多的手机用户几乎都收到过违法短信。为此,一旦收到类似通知你中奖、银行卡在某地消费等信息的短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卡号、密码等帐户信息,更不能通过ATM向不明帐户进行转帐。如收到此类短信,可以将信息内容、发信人等相关信息告知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备案。 诈骗手段之借打手机类 犯罪嫌疑人驾车辆在校园周边流窜,遇路过学生后,以问路、手机没电为名借用其手机,后乘其不备,骗得手机后驾车逃离。由于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对他人戒备心不强,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喜欢给予帮助,故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重点对象。 诈骗案件的发案原因 1) 贪图占小便宜心理。 2)?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刑事证据收集难度较大,由于诈骗案的发案时间、地点随意性、流动性大,无固定场所,受骗者一般都是事后醒悟,骗子早已逃之夭夭,且骗子的反侦查意识较强,作案手法不断变化。 骗子的十种惯用伎俩 1)???卖二手电脑(主要是手提式电脑),偷改程序,内存、硬盘与实际价值不符。 2)???冒充警察、医生等,骗得学生手机号码和其家长电话号码后,命学生关机几小时,趁机与学生家长联系,诈称学生受重伤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迫使家长将钱打到骗子的帐上,后骗子关机,逃之夭夭。 3)??冒充学校老师、辅导员强迫学生购买劣质复读机、随身听等产品。 4)??冒充学生借打手机、钱财,趁人不备,逃之夭夭。 骗子的十种惯用伎俩 5)??借储蓄卡转帐调包法。 6)??故意丢钱包作诱饵引人上勾,骗取、抢夺钱财。 7)??手机短信中奖法。 8)??招聘报名法。 9)??贩卖假手机,开机后电量显示不足。 10)?利用学生的同情心骗取钱财。 友情提醒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图小便宜 买卖物品要走合法途径和程序 在遭受不法侵害时,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贵重物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请将机身识别串号记录保存好。在案件发生后便与警方查证。 谢谢观看! * *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防骗手册 * * *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