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重点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6 10七年中医班 中医外科复习材料 苦参 甘遂 厚朴 远志 中医外科学复习材料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1、中医外科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的内外治法。 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 2、疡医:最早出现的专职外科医生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阐述痈疽疮疡的病因病机;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5、华佗:“外科鼻祖”,内服麻醉药最早发明者,最早用全身麻醉剂进行剖腹术。 6、葛洪《肘后备急方》: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 7、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内容:①痈疽的鉴别诊断与治疗②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③最早记载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④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 8、唐·孙思邈《千金方》: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补充完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 9、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第一个记载全身麻醉 10、汪机《外科理例》: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11、陈司成《霉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12、中医外科学的主要学术流派: “正宗派”:代表为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列证最详,论治最精”,重视脾胃,主张外治法及外科手术 “全生派”:代表为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 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心得派”:代表为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 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术语★ 1、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上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6、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7、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指多发生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8、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9、根脚:指肿疡之基地根部。一般多用于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疔的基地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10、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指按时有波动感。 11、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12、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 13、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最多见,故归属于肝门疾病类。 14、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外口和内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有脓水淋漓,一般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表有腔脏器相通。 15、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临证中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疮痨性病变如流痰、子痰等;一类是囊肿性病变如痰包、痰核等。还有一些疾病虽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与痰有关,如气瘿、肉瘿等。 16、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非指西医之结核病。 17、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为岩。岩与癌相同。 18、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中医外科以毒取名的疾病很多,如丹毒、时毒、无名中毒等。 19、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就表示预后良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