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反射区的定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脚底反射区的定位

PAGE  PAGE 4 脚底反射区的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 HYPERLINK "/view/158456.htm" \t "_blank" 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 小肠经: HYPERLINK "/view/325098.htm" \t "_blank" 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 HYPERLINK "/view/389445.htm" \t "_blank" 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 HYPERLINK "/view/389437.htm" \t "_blank" 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 HYPERLINK "/view/67682.htm" \t "_blank" 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 5 寸(约合受检测者 5 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 HYPERLINK "/view/409338.htm" \t "_blank" 前正中线,脐上 4 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 HYPERLINK "/view/2559356.htm" \t "_blank" 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 5 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 7 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   28、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男左女右)。   脚底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反射区排列规律   “反射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从来没听人说过,“压按”哪个“足、手、耳反射区”会有“副作用”呢?这些“反射区”的位置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其实“足、手、耳反射区”的产生,是因为“足、手、耳”是“血液”流通的“末尾部分”,而如果出现某个“重要器官”出了“病变”,“血液”便会主要“集中”的流向那些“器官”进行“免疫斗争”,于是通常就比较“难”流通到“足、手、耳”,然而这种“免疫斗争”也有一些“副作用”:①会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产生其它病变;②“血管”因太多“白血球”而“堵塞”造成“不良后果”。   ●而将“血液”导向“足、手、耳”的“血管”也是连接着各种不同“器官”的,那么也就是说:一些“器官”发生了“病变”,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很难得到“血液”,而当我们“压按”它们的时候,神经受到刺激,“血液”就会往下流,这样就避免了因“血液”太过“集中”,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现象”,从而更好、更快的“康复”了。   ●这些“反射区”的“位置”是有“规律”的,是什么“规律”呢?那就是:越是位于人体“外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外部”,越是位于人体“上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上部”(如图所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来“推测”和“记忆”这些“反射区”了。   ◆使用逻辑:各种储空(存储空间)之间都是有着各种连接的,所以自然万物都是紧密联系存在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联存】现象,那么各种反射区是否也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关联的存在呢?于是我们发现了反射区排列的规律。   ●出自【全集然文明X档案】 按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