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陈中军.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疗进展;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临床急重症,以广泛微血管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为病理特征。作为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与实验室征象又缺乏特异性,TTP是血液科医生最难做出诊断的疾病之一。;前言;历史回顾;历史回顾; 1976 年,Bukowski 等人发现血浆置换对该病有效 血浆置换作为TTP 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沿用至今; 20世纪80年代,Moake等发现TTP患者血浆中存在超大分子量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浆中的vWF为多聚体形式,经vWF裂解蛋白酶(vWF-CP)降解成不同大小的多聚体或者二聚体。vWF依赖于Ca2+和Zn2+,在高切变力下有活性。; 1996 年Tsai 及Furlan 各自独立分离出裂解vWF多聚体的蛋白酶,并于3年后经纯化、克隆,最终命名为ADAMTS13 另有试验进一步证实编码ADAMTS13 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先天性TTP 发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 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症状 肾脏损害 发热;五联征(20%~40%) 三联征(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精神症状) (60%~80%);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约25%的患者PLT<20×109/L。由于本病同时有微血管损害,出血通常不与血小板的减少相关,而可能表现的更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瘀点瘀斑,亦可发生鼻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及视网膜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 40%的患者出现溶血,间接胆红素增高,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易见。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约有1/2的病例出现黄疸、20%有肝脾肿大,少数情况下有雷诺现象。 ;临床表现; Silverstein所报道的168例中151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占90%),其特点为症状变化不定,初期为一过性,50%可改善,可以反复发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紊乱,30%有头 痛和(或)失语、说话不清、眩晕、惊厥、痉挛、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知觉障碍、定向障碍、精神错乱、谵妄、嗜睡、昏迷、脑神经麻痹。45%有轻瘫,有时有偏瘫,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肾脏损害 约85%的患者有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的表现,少数可发生肾皮质坏死导致急性肾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间接胆红素↑ 血清结合珠蛋白↓ LDH↑尿胆原阳性 血尿素氮↑肌酐↑ 肌钙蛋白T↑;凝血功能 APTT PT 纤维蛋白 大多正常 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轻度升高 Coombs试验阴性;ADAMTS13活性及其抑制物检测 正常值为40%-140%。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DIC、败血症、新生儿、手术后、肝硬化和慢性炎症。这些情况下ADAMTS13也可缺乏,但通常为中度或者轻度缺乏(10%-40%)。 血浆酶的活性不能测出或很低时(<10%),一般可以确定有遗传性或获得性TTP。;诊 断; 1、诊断标准和依据; 1、诊断标准和依据;1、诊断标准和依据;2.辅助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型;治 疗;血浆置换 应及早开始,如果出现显著的血小板减少及微血管性溶血,应在4-8小时内开始血浆置换治疗(1B) 每日给予1.5体积的血浆置换,并采用S/D血浆(1B) 当临床症状控制及实验室指标稳定后可采用1.0体积的血浆置换(2C) 每日血浆置换在血小板计数>150×10^9/L后至少再持续两天(2B);一般用量为每天40~80ml/kg的新鲜冷冻血浆,至少5~7天。 治疗有效(一般在1~2周内) 则血清LDH浓度下降,血小板增高 神经系统的症状恢复。 通常在血清LDH浓度下降至400U/L时,即可停止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疗法中不宜用冷沉淀物,以免大量vWF因子触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输注血小板应列为禁忌;糖皮质激素 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1g/d)连续3天或口服泼尼松龙(1mg/kg/d)(1B) ;抗血小板药物 TTP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得到证实的,它们是相对安全的(1B) 在血小板恢复期(血小板计数 50×10^9/L)时,推荐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 (75 mg qd) (2B) ;红细胞输注 应根据临床需要使用,特别是合并有心脏疾病的患者需特别关注(1A) 活动性溶血的病人需补充叶酸(1A) 一般不予血小板输注,除非发生致命性出血(1A) 一旦血小板>150×10^9/L,需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有神经和心脏病变的TTP患者死亡率高,可考虑抗CD20单抗联合血浆置换及类固醇的治疗(1B) 环孢素A可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急性或慢性复发的患者(1C)。 脾切除很少使非急性期的TTP患者受益(2C) ;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