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之《模型》教案之一.doc

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之《模型》教案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之《模型》教案之一

模型 教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模型 章  节: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 模型 课 时:共1课时 作 者:章亚钧(浙江省新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模型的含义、种类。 (2)能懂得模型在产品研发、科学试验中的功能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讨论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模型的功能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形成和保持制作模型的兴趣与热情。 (2)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模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 2.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模型。 三、教学难点 对模型在产品研发和科学试验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教授、模型展示、任务驱动、小组讨论。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章从《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引出模型的应用功能。以及模型在现代社会设计和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它是构思分析和评估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小节: (1)模型及其功能;教材从给出模型和原型的功能开始,例举了“鸟巢的结构模型”、“神舟飞船”、“浑天仪”以及“‘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等,以此分析得出了模型的两个功能,又案例分析了“大东方号”来加强说明模型的功能。 (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教材强调了“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特别是要通过典型产品“柑橘榨汁机”的制作实例,由点到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也可以通过探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到过的模型来分析归类。 2. 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学中尽可能减少讲授的方法。结合本小节内容,由于一般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展示模型,对它们的功能分析很难直接理解。建议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讨论“‘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大东方号”等例子来总结出模型的功能比较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 教学策略设计 (1)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把握好技术思想的渗透,这里,模型不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模型,它还被赋予了思想方法的内涵。 (2) 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所知道的模型有哪些?讨论制作这些模型的意义在哪里? (3) 各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内容,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品制作出实物模型来。 4.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模型不陌生,特别是对于展示模型。但对模型的深入了解不够。对模型的作用和意义更是知道甚少。但通过同学间的讨论还是可以得出模型的普遍意义的。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实物模型、视频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前面几章节的学习,同学们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但还是在脑子中,在图样上,今天开始,我们要把它做成实物,然后来看看是否能达到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的功能,这就是模型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教师叙述三国故事引起学生兴趣:三国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趁大雾弥漫,以船装载草人骚扰曹军营地,曹军不知虚实,不敢贸然出击,只好放箭拒敌。结果让孔明草船借得十万支箭。那些用草扎的假人,就是模型。在今天的技术设计中,到处都有模型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模型这一节。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模型吗?有哪些?回答:商场柜台里的手机,各种展览会上展示航模、汽车、房展会上的房屋等,教师用PPT图片来展示展示手机、房模、航模、汽车等模型图片,加强学生对模型的感性认识。 看图后,教师再提问:这些模型和我们现实中的物体又有怎样的区别或相同点呢?可以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模型的概念。 模型概念: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2.理论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讲的上面提到的模型均是在展览上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可以直接看到外还可以触摸到,加深对物品的比例、尺度、线形、色彩、材质等的认同。除了这些在展览中出现的模型外,其它地方是否有应用到或出现模型呢? 给同学一定的思考时间后,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在企业生产中?科研活动中? 案例分析:2002年4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地着陆。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